绪论|http://www.achinamr.org| 医学书籍 |
| 医学书籍>>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绪论
www.chinamr.org 2002-12-5 华夏盲人网

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
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
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是在我国古代
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和指导下,形成的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起源很早,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大约在战国至秦汉时期。我国从公元前21世纪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随着医疗实践的增多而不断发展。到了西周、春秋
时代,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又进一步深化,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为中医学理论
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非常活
跃。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它总结了春
秋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和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以医学为中心,结合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基础。《黄帝内经》
的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它在阐述医学理
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
系等进行了探讨。它一方面用当时的先进哲学思想为指导,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另一
方面又在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和提高了哲学理论,把先秦以来的唯物主义哲学思
想向前推进了一步。《黄帝内经》中许多内容远远超过了当时的世界水平。
成书于汉以前的《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
古典医学书籍,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
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它与《内经》一样,成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理论著作。
西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
150一219年)在《内经》、《难经》等理论基础上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实
践经验著成了《伤寒杂病论》,经后世医家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
》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临床实践经验,确立了对外感疾病进行六经辨证论
治的纲领和原则。《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析,用脏腑辨证对内伤杂病
进行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第一部临床医学著作,它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
的理论体系,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共收载药物365种,根据药
物效能和使用目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书中创立了中国药物学最早的分类法,概括
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四气五味的药物学理论。总结了汉代以前劳动人民积累
的药物学知识,为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的基础上,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
隋代医家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宋代陈无
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宋代钱乙的《小儿药
证直诀》,使儿科成为独立的医学学科。
金元时期,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刘完素、张从正、李
杲、朱霞亨,后人称之为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学说不同,各有创见,都从不同的角
度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促进了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
明代张献可、张景岳等提出了命门学说,为中医学的藏象学说增加了新的内容。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辨证治疗的一门学科。其理论源于《内
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书。经历代医家不断研究、补充和发展,至明末清初,
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吴又可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温热病篇》,吴鞠通著《
温病条辨》等等,明确提出了“戾气”致病的新观点,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
核心的温病辨证理论,从而使温病学在因、证、脉、治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清代医家王清任,强调解剖知识在医学上的意义,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在
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他提出的补气活血,活血化瘀等治疗原
则,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学有了新的重大的发展。在整理研究历代医学文献的同时,运
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在阴阳、经络以及脏腑实质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
定的进展。
二、对世界医学的重大贡献
从秦汉时期起,我国就有了对外文化交流,医药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到了隋唐时期,
我国已成为当时亚洲的医药学中心,有很多医学上的发明创造,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人体形态学方面的内容,如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
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等,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身之血脉”的
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对动静脉也有一定的认识,以上
这些认识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1628年(明崇桢元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公元2世纪时,
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家华佗,创造性地使用酒服“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施行外科手术,
在世界医学史上是罕见的;他倡导的“五禽戏”,成为体育疗法的先躯。公元220年,晋代葛
洪研究炼丹术,著《抱朴子》,总结出了制药化学的经验,在隋唐时期传入欧洲,成为现代化
学的先躯。公元659年,唐皇朝组织编写的《新修本草》,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颁行的第
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我国应用的“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史上
人工免疫的先躯,到公元16世纪已广泛应用,并先后传到俄国、土耳其、朝鲜、日本及欧洲一
些国家。公元16世纪中叶,我国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闻名世界的《本草纲目》,先后
被译成了拉丁、朝鲜、俄、英、法等多种文字,广泛流传国外,推动了世界医药学的发展。我
国宋代宋慈的《洗冤集录》在法医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比欧洲最早的法医学还早三百五十多
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发展,对人体的生理功
能和病理变化的认识,以及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形成了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概括
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
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
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
人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
动。这种关于机体本身的完整性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整体
观念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
证、治疗等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和组织器官所构成的。各脏腑、组织或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
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构成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因此,人体各
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是相
互影响的。机体这种整体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
,外络于肢节”的联系作用而实现的。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五
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
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充分地反映出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不是孤立的,而
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
面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这就是
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经络系统联络全身,把脏腑、肢体、五官九窍等联结成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观点,反映了机能与形体的整体性。
中医学不仅从整体来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而且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也首先着
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
来。由于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就确定了在诊断疾病时,
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脉象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在治疗疾病时,对于局部病
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如可以用清心泻小肠
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用补肾方法治疗耳聋等。
总之,中医学在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时,都贯穿
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这个基本观点。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运动
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则相应地产生生理和病理上的反应,故曰:“人与
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四季气候,有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的变化规律,
生物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变化规律,人体
也不例外,也必须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出汗……,天寒则腠理
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这说明春夏阳气
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
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等。同样的情况,四时的脉象也随着四时变化而发生相应
的变化。
如;“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
骨,蛰虫周密”(《素问·脉要精微论》)o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

Next
Pg.: 1 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