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痴 呆
痴呆,多由七情内伤,久病年老等病因,导致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而致,是以呆傻愚笨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志疾病。其轻者可见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忘等症;重则表现为
神情淡漠,终日不语,哭笑无常,分辨不清昼夜,外出不知归途,不欲食,不知饥,二便失
禁等,生活不能自理。
呆者,痴也,不慧也,不明事理之谓也。本病在心脑病证中较为常见,可发于各个年龄
阶段,但以老年阶段最常见。据国外资料,在65岁以上老人中,明显痴呆者约占2%-5%,
80岁以上者增加到15%—20%,如以轻中度痴呆合并估计,则要超过上述数字2-3倍之
多。近年来我国人民平均寿命明显延长,老年人在人口构成中所占比例逐渐增高,今后本病
的发生率必将增高。本病属疑难病证,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疗效,尤其是近几年来,对本病
开展了前瞻性多途径临床研究,疗效有较大提高。
古医籍中有关痴呆的专论较少,与本病有关的症状、病因病机、治疗预后等认识散在于
历代医籍的其他篇章中。如《灵枢·天年》:“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
卧。……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从年老脏腑功能减退推论本病,与现代老年
痴呆相似。明代以前,对痴呆的认识不很明确,至明代《景岳全书·杂证谟》首次立“癫狂
痴呆”专论,澄清了过去含混不清的认识。指出了本病由多种病因渐致而成,且临床表现具
有“千奇百怪”、“变易不常”的特点,并指出本病病位在心以及肝胆二经,对预后则认为本
病“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都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至今仍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清代陈
士铎《辨证录》亦立有“呆病门”,对呆病症状描述甚详,且分析其成因在于肝气之郁,而
最终转为胃气之衰的病理转化过程,其主要病机在于肝郁乘脾。胃衰痰生,积于胸中,弥漫
心窍,使神明受累,髓减脑消而病。陈氏并提出本病以开郁逐痰、健胃通气为主的治法。立
有洗心汤、转呆丹、还神至圣汤等,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节所讨论的内容以成年人痴呆为主,小儿先天性痴呆不在讨论之列。西医学的痴呆综
合征,包括Alzheimer痴呆、血管性痴呆、正常压脑积水、脑肿瘤、麻痹性痴呆、中毒性脑
病等。但不包括老年抑郁症、老年精神病。当上述疾病出现类似本节的证候者,可参考本节
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病因以内因为主,由于七情内伤,久病不复,年迈体虚等致气血不足,肾精亏虚,痰瘀
阻痹,渐使脑髓空虚,脑髓失养。其基本病机为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其病位在脑,与心肝
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证候特征以气血、肾精亏虚为本,以痰浊、瘀血之实邪为标,临
床多见虚实夹杂之证。 ·
1.脑髓空虚 脑为元神之府,神机之源,一身之主。由于年老肾衰,久病不复等,导
致脑髓空虚,则神机失用,而使智能、思维活动减退,甚至失常。
2.气血不足 心为君主之官而主神明。多因年迈久病,耗伤气血,或脾胃虚衰,气血
生化乏源,导致心之气血虚衰,神明失养而心神涣散,呆滞善忘。
3.肾精亏损 肾主骨生髓而通于脑,脑为髓海。年老、久病,致肾精亏损,脑髓失充,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