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药 篇|http://www.achinamr.org| 医学书籍 |
| 医学书籍>>中药与方剂>>中 药 篇

中 药 篇
www.chinamr.org 2002-12-12 华夏盲人网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分布着丰富的药材资源。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一直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逐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保障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贡献。

这些药物中,植物药占绝大多数,使用也很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学”,由于这些药物的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所以人们把它称为“中药”。“本草学”也相应的称为“中药学”。中药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中药学的发展简史中药的发现应用和发展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人类社会产生的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实践过程。原始时代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了解某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在寻找食物时应有所鉴别和选择。同时为了同疾病做斗争,开始注意某些自然产物的治病作用和毒理作用。经过无数次的有意识的试用和观察,口尝身受,实际体验,逐渐创造并积累起一定的药物知识,经过反复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和交流,逐渐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可见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药物的认识和需要都不断增加。药物的来源逐渐由自然生成,发展到人工栽培和驯养,而传播这些知识的方式,也由“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周代在一些非医学的著作中,有不少关于药物的资料,《周礼》有“五药”的记载,汉代郑玄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而成书于先秦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长沙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方300个,涉及药物已达240余种,并已有丸、散、汤等剂型。而同一时期出现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不仅奠定了医学理论体系,而且总结了四气、五味等药性理论,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准备了重要条件。

我国第一部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当推《神农本草经》,据史家考证,其大约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200年)。全书共分三卷,载药365种,系统的总结了汉代以前的用药经验和药学知识,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正是在这基础之上不断补充和发展了中药理论。

南朝刘宋时(公元420年至479年),雷效总结了当时药物炮制的经验,撰成《雷公炮制论》。这是专门论述药物炮制的著作。原书虽已散佚,但其内容多为后世本草书籍及有关著作所引述。当时的炮制方法,归纳起来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酒浸、水飞,此书对后世炮制技术影响很大,书中有些炮制方法至今仍在沿用。隋、唐时期(公元581至906年),我国南北统一,经济、文化日渐繁荣,对外交通与贸易也很发达,从而使医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唐政府组织李绩、苏敬等20余人集体编撰了《新修本草》,即《唐本草》。共计收载药物850种,分为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茶、米谷、有名未用等九部。并附有药图及图经,这是我国本草附图的阶始。由于它是以国家的权力来编订和推行的,所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比起欧洲纽伦堡药典,早800余年。

唐代已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剂。《唐本草》记载了用羊肝治疗夜盲症和改善视力的经验;《本草拾遗》记录了人脑作为强壮剂的效力;而用羊靥(羊的甲状腺)和鹿靥治疗甲状腺病,则见于《千金方》。

宋金元时期,由于木版印刷术开始盛行,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随着医药知识的进步,本草书籍又进行了多次的编撰和修订。公元1086年,四川名医唐慎微在广泛收集古今单方及经、史百家有关药物资料的基础上,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载药1558种,每药均有药图,并附方3000余首。这种图文并重、方药兼收的编写体例,为后世本草书籍所采用延纳。宋以前许多本草资料后虽已亡佚,亦赖此书的引用得以保存。

明代(公元1368至1644年)医药学知识进一步发展,沿用已久的《证类本草》已明显不能适应临床的需要,因此需要整理和总结。公元1552年,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穷毕生之精力,广搜博采,亲历实践,历时27年,完成了200万言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方11000余个,分为十六纲、六十二类。是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药学的经验和理论,为明代以后本草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继李时珍以后,清代杰出医学家赵学敏,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搜集和整理,于乾隆30年,著成《本草纲目拾遗》。全书载药921种,新增药品716种,并对《本草纲目》错简之处做了补充和修正,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大大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

我国药学自汉代到清朝,各个时代都有它的成就和特色,而且历代相承,日渐丰富。据统计现存的本草书籍就有400种以上,除去有较大代表性的大型著作外,还有许多短小精悍,便于初学者使用的中药书籍。总之,在两干年的发展中,文献资料相当丰富,内容相当广泛,记录了我国人民在医学方面的创造和高度成就,包含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建国以来,为适应中医中药事业的迅速发展,不但整理重印了许多古典本草,而且还编写出版了有关中药教学、科研、生产及临床应用等各种著作和刊物。其种类之繁多,范围之广阔,内容之丰富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历代本草著作汗牛充栋,不胜枚举。进一步总结经验,去芜存精,依靠现代技术发展中医药科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

第二节 中药的采制
一、中药的采收
中药的采收主要指植物药的采收。各种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所含的有效成分均不相同。因而药性的强弱往往也有较大的差异。故尔,药材的采收应该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行。一般来说,可按以下原则进行采收:

1.根和根茎:早春和深秋季节采收为佳。因为早春尚未发芽,深秋地面部分即将枯萎,精华蓄于根部,药力比较充足,如地榆、天麻、大黄等。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天采收为宜。

2.茎叶部分(或全株)应在物质生长最旺盛的时候采收。如苏叶、大青叶、车前草等。
3.花及花粉:花应在含苞待放或初开放时采收,如金银花、菊花等。花粉应在盛开时采收,如蒲黄等。
4.果实和种子:果实多在成熟时采收,如女贞子、构杞子等。种子多在老熟后采收,如茺蔚子等。
5.树皮和根皮:树皮常在春夏时节采收,此时不仅有效成分含量高,而且易剥离,如黄柏、厚朴等。根皮宜于秋季采收,如桑白皮、牡丹皮、地骨皮等。

中药的采收,应当注意保护药源,合理采收,切忌竭泽而鱼、杀鸡取蛋的做法。
二、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它包括对生药材的一般处理(整形、去除杂质等)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炮制的目的大致有以下四方面: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烈性或副作用;改变药物性能,以适应临床需要;便于制剂和贮藏;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纯净,确保处方用量准确或利于服用。

炮制的方法很多,现将常用的叙述如下:
(-)火制法:
火制法是将药物直接或间接放置火上加热,以达到增强药效、缓和药性、减少毒性及易干粉碎等目的的炮制方法。
1.炒:有加辅料的炒和不加辅料的炒。不加辅料者,叫清炒。根据程度不同又有炒黄、炒焦、炒炭之分。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物可以使其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增强收敛止血的功效。加入辅料者,叫拌炒。常用辅料有土、麸皮、食盐等。拌炒可以减轻药物的刺激性或增强药性,更好地发挥功效。

2炙:是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使辅料渗入药物内部,以改变药性,增强药效,减少毒性或烈性。常用的液体辅料有酒、醋、蜜等。如酒炙川穹可增强其活血之功;醋炙香附可增强行气止痛之功;蜜炙黄芪可增强补中益气之功。

3.煅:将药物直接或间接放在猛火上煅烧。直接煅,是将药物直接投入火中,以煅烧红透为度,可以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增强药物的收敛作用。主要适用于矿石类和贝壳类药物,如煅海蛤壳、煅龙骨、煅牡蛎等。间接煅,是置药物于耐火容器中密闭煅至容器底部红透为度,如制血余炭、陈棕炭等。

4.煨: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灰中烘烤,使面粉或纸焦黑为度,冷后剥离,留存药物,可减轻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如煨生姜、煨甘遂、煨肉豆蔻等。

5.焙:将药物置于瓦上或锅内,微火加热,使之干燥黄脆以便研末。如紫河车等。
(二)水制法:
水制法是用清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一类方法。通过水制可使药物洁净、软化或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淋、洗、泡、漂、浸、润、水飞等。
1.洗泡:洗,就是将药物放入水中漂洗,以使其清洁或除去异味,便于贮存或制剂。如紫河车经洗后,可除去腥味;昆布、海藻经洗后可除去盐分;泡,就是将药物放在水或其它液体中浸泡。有的为软化、便于切片,如槟榔;有的为减低药物的毒性或烈性,如附子、吴茱萸等。

2.水飞:借药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其极细粉末的炮制方法。具体操作是:将溶于水的药物放在乳钵或碾糟内加水共研,再加水搅拌,较粗的粉末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将混悬液倒出。剩余的粗粒如前再研。倒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此法既可得到极细粉末,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损失。常用于矿石、贝甲类药物的制粉,如飞朱砂等。

(三)水火共制法
水火共制法是将药物通过水火共同炮制,以改变性能与形态的一种方法。
1.蒸和煮:蒸,就是将药物放在蒸笼内隔水加热至一定程度的方法。如酒蒸大黄,可缓和泻下作用;何首乌经反复多次蒸晒后,不再有泻下之功,而能补肝肾、益精血。煮,就是将药物放入水中或其它液体辅料中煎煮。如酒煮黄羊,可增强清肺热的功效。

2.淬:将药物烧红,迅速投入水或其它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易于粉碎。如酒淬自然铜、鳖甲等。
中药的炮制除以上的各法外尚有纯净、粉碎、切制等处理方法,其目的使药物洁净、有效成份易煎出以及适应其它炮制方法的需要。
第三节 中药的性能
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阴阳失和,升降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的结果。而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是因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认为药物的偏性能够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把中药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方面,统称为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五味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不同的药性,都是古人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对于疾病所产生的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因此,它是与疾病属性的寒(寒证)、热(热证)相对而言的。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多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温热性的药物多具有祛寒、温里助阳等作用。此外,还有性质较平和的药物介于温凉之间,称平性,而这些药物实质上仍有偏温或偏凉的不同,没有超出四气的范畴,或仍统称为四气。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称为五味。药味的确定,一方面是根据口尝身受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

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功效。常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证,如麻黄、木香、红花、麝香、藿香等辛味药。
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等功效,常用于虚证、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征,如党参、熟地。甘草等甘味药。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常用于虚汗、久泄、遗精、遗尿、出血等证,如五味子、乌梅等酸味药。
苦味:有泻和燥的功效。泻主要包括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泄肺气。常用于里热证、热结便秘、肺气上逆咳喘等证,如桅子、大黄等。燥能燥湿,苦而温的药物,能燥寒湿,如苍术等;苦而寒的药物,能清热燥湿,如黄羊、黄连等苦味药。

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功效。常用于瘰疠、痞块、燥热便秘等证,如昆布、芒硝等。

Next
Pg.: 1 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