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篇|http://www.achinamr.org| 医学书籍 |
| 医学书籍>>中药与方剂>>方剂篇

方剂篇
www.chinamr.org 2002-12-12 华夏盲人网

第一章 总论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
中医辨证施治的主要工具之一。方剂学则是研究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既
是中医学主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又与临床各科紧密相连,起着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
方剂,除单味药方以外,一般由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组成,这样既能相辅相承,提高疗效,又能
相反相承,调其偏性,制其毒性,缓和或消除对人体的不利因素,从而适应比较复杂的病证。即所谓“
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方剂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发现药物并用于治疗疾病。
从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方书《五十二病方》的内容来看,至少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秦汉之际,人们已经从开
始的使用单味药治病,发展到用几味药配合起来治病。至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已对有关治疗原
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禁忌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论述,是最早记载方剂理论的医著,为方剂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时期,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
体,具备有完整的方剂学知识,后世尊称为“方书之祖”,称其所载之方为“经方”。
南北朝时期,北齐徐之才著《药对》,将药物按功效归为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
湿十种;宋代赵佶在《圣济经》中将十种演化成十剂;清代汪昂在《医方集解》中又将十剂扩充为二十
二门,对近代方剂的分类有较大的启迪。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汇集历代名方和一些海外
传来的方剂,分门别类,使汉至唐的许多历代名家医方得以传世,是研究唐以前方剂的宝贵资料。
宋金时期,宋代《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圣济总录》载方近两万,几乎将汉至两宋之际的方
书收罗殆尽,是剂资料的又一次总结,成为我国方剂专著的大典。《太平惠民和济局方》虽载方788首,
但却是经各地献来,复经太医局验证有效,而颁行全国,并作为修制成药的根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金代金元已著《伤寒明理药方论》,虽只论述了20首伤寒方,但却是我国第一
部剖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在此时期,由于临床各科的发展,专科方剂著作更加繁多,如钱乙的《小儿药
证直诀》、陈百明的《妇人良方》等。
明清时期,明代朱棣的《普济方》收载方剂61739首,是我国目前载方最多的一部方书,
虽“颇不免重复抵牾”,但仍不失为研究方剂学的宝贵资料。明代吴昆的《医方考》是历史上第一部考
证方剂,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另汪氏的《汤头歌诀》一书,扼要概括了方名、药物、主治或功用,言
简意赅,音韵协调,易读易记,成为初学启蒙者必读之书,流传甚为广泛。
从以上极其粗略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方剂学是在历代医药学家广泛实践的基础上逐步
发展成熟的,在这门学科里,不仅有着极其丰富多彩,经过反复多次验证的有效方剂,而且那些宝贵的
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知识,更是祖国医学这个伟大宝库中极其珍贵的瑰宝之一。因此,学习和研究方
剂学,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学习方剂学必须背诵一定数量的临床常用而有代表性的方剂歌诀,但更重要的是认真
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才能记得牢,用的上,真正学到立法组方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知常达变,为今后学习临床各科和在医疗实践中推陈出新打下良好的基
础。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法度地选择药物组合而成的,用以防治疾病的工
具,治法则是根据临床症侯,在辨清证侯,审明病因、病机之后.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疾病的方法。所
以,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是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二者的关系是辨证
统一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方不能离法,法不能离方,方离法,就失去了方向和依据;法离方,
就成为空洞的理论,无从体现和完成治法,无从验证其法是否正确。所以我们学习方剂,既要掌握一定
数量的成方,又要掌握其治法。
二、常用的治法
中医治法丰富多彩,内容完善,能适应各种病症的治疗要求。清代程钟龄在其《医学心
悟》中概括为“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八法简明扼要,突出了中医治法的重要所在,
概括了临床常用的治法,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
1.汗法 是通过开泄腠理,促进发汗的作用,以驱除表邪,解除表证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
麻疹、疮疡初起等兼有表症及水肿在腰以上者。
2.和法 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驱除病邪,使诸多不和之证恢复平和的一种治
法。适用于邪在少阳,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肠寒胃热,气血失调及疟疾等证。
3.下法 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的作用,使停留于肠胃的实邪积滞从下窍而出的一种治法。适
用于燥屎内结,热结里实或热结旁流,以及痰饮、冷积、瘀血、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
4.消法 是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使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渐消
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食积,虫积及瘀痕痞块等证。
5.吐法 是通过涌吐的作用,使停留在咽喉、胸隔、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
一种治法。适用于痰涎壅阻于咽喉、停滞胸隔、宿食留滞胃脘,毒物尚在胃中未有入肠吸收等产邪停滞
之证。
6清法 是通过清热泄火的作用,用以清除火热之邪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里热之证。由
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热甚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因而清法又有清气分热、清营
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脏腑热等的不同。另外,在运用清法治疗阴虚火旺或温病后期阴液耗散
之热征时,须滋阴清热,不宜苦寒直折。
7.温法 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脉等作用,使寒邪去、阳气复、脉络通的一种治法。适用于
寒侵脏腑经络、中焦虚寒等里寒之证。
8.补法 是通过滋养、补益作用,以补充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正气不足的一种
治法。适应于治疗各种虚证。
以上八法,所治各有侧重,如因病情复杂,单用一法已不能适应临床病证的需要时,常需数法配合
应用,才能照顾全面,治无遗邪。例如对体虚外感证的治疗当首选汗法以解除表邪,但因体虚有气血阴
阳的不同,故应酌情配合益气、滋阴、助阳、养血等不同的方法。
第二节 方剂的分类
方剂的分类,由于各医家见仁见智的不同,拟订了多种分类方法。其主要的有“七方”、
“十剂”说,以及按病证分,按治法分,按脏腑分,按病因分等等。这些分类方法虽然各有特点,但均
有片面之处,为有利于盲人教学及从临床实际应用出发,本教材借汪氏分类法为蓝本将临证常用方剂分
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补益、安神、固涩、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导
化积等十五类,并对其中内容较多的大剂再分若干小节,使尽可能做到法与方的统一,有纲有目,概念
明确,首尾相贯,便于学习和掌握。
第三节 方剂的组成和变化
方剂是医生根据病情的需要,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选择药物组合而成的,这种组
合既非简单的药物集合,亦非固定的搭配,而是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只有掌握了这
两个方面,并在具体应用中统一起来,才能切合实际,全面考虑,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方剂的组成有严格的原则性。这种原则前人总结为“君、臣、佐、使”现代又称“主、辅、佐、使”。
其具体含义是:
君药(主药);即针对主病、主证或主要病因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
主药。
臣药(辅药):含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主证或主要病因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
兼证或次要病因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含义有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
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方中某些药物的毒性,或能制约方中某些药物峻烈之性的药物;三是反佐
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含义有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协调方中诸药
作用的药物;三是矫味药,即矫正药物味道,便于服用的药物。
方剂正是通过这个原则,将各具特性的药物联结,这样即可使主次分明,配合严谨,又可减轻毒副
作用等等,使之符合病情的需要,满足辨证论治的要求,而产生最理想的疗效。
方剂中药物的君、臣、佐、使原则,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辨证立法的需要,以精简有效为原则,
灵活应用,不一定君、臣、佐、使一应俱全。
二、方剂的组成变化: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特别是在选用成方时,应根据病证
的变化,体质的强弱,年龄性别的差异,四时气候,生活习惯的不同,在具体选择药物,确立配伍关系,
药量大小,以及剂型服法时,须灵活应用,随证加减化栽,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其变化方式,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药味加减的变化
1.随证加减的变化:是指在主证和主药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兼证或次要症状的不同加减药物,以适
应新的病情的需要,多属佐药的变化。如用银翘散治疗风热表证时,兼见津伤口渴者,应加天花粉以生
津;兼见咽喉肿痛者,应减去荆芥、豆鼓,加马勃、板兰根以清热利咽等。
2.药物配伍的变化:是指在主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其辅助药物,其功用与主治也随之变化,多属
臣药的变化。如麻黄汤中以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治疗伤寒表实证;麻杏石甘汤中以麻黄配石膏,解
表清热,治疗表证未解,里热已炽之证等。
3.组方的变化:是指增减方中药味,更换主药,其功效与主治也随之改变,方名亦改变,多属君药
的变化。如桂枝汤,主药为桂枝,主治外感风寒表虚症,若给与倍用芍药,重加饴糖,主药变为饴糖,
方名亦变为小建中汤,主治变为虚劳里急,腹中痛,或心悸而烦等。
(二)药量加减的变化
药量加减的变化是指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只是对药量进行了变动,进而改变了该方的
功用和主治证的主要方面。如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物所组成,其中姜附用量较小,主
治阴盛阳微而致四肢厥逆、恶寒倦卧、下利、脉微细或沉迟细弱的证候,有回阳救逆的功用。若增加姜、
附的用量,则方为通脉四逆汤,主治阴盛格阳于外,而致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的证候,有回阳逐阴,通脉救逆的作用。

Next
Pg.: 1 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