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诊 压痛点在跟腱上,可能是跟腱本身或腱旁膜的损伤;跟腱止点处压痛,可能是跟腱后滑囊炎;在足跟部后下方压痛,可能是跟骨骺炎;压痛在跟骨跟面正中偏后,可能是跟骨骨刺或脂肪垫损伤;压痛靠部可能是跖腱膜损伤引起;跟骨骨折的压痛点在跟骨的内侧和外侧,踝关节内翻或外翻损伤,压痛点则在内侧或外侧。
运动检查 踝关节的活动主要是背伸和跖屈。足的内翻及外翻动作。主要在跟距关节。前足部的内翻、外翻及内收、外展活动是在跟骰及记舟关节。足趾的屈伸活动主要靠跖拇及跖趾关节。关节部骨折、脱位、肌腱断裂、神经损害等,是足踝部运动阻碍的主要原因。
4、脊柱部检查
(1)颈部
望诊 借助于视力或触摸,了解颈部的情况。首先观察颈部形态,头部能否自由转动,需要旁视时,是否要将身体一齐转动,能否主持头部的重量,是否需用手扶持下颌。其次观察颈椎的生理轴线。颈椎骨折、脱位、结核等可出现后凸、侧弯或扭转畸形。寒性脓疡多由颈椎结核所致,高位者可见于咽后壁,低位者可见于颈旁。先天性斜颈可见单侧肌肉痉挛和短缩,甚至影响到颜面及两肩不对称。
触诊扭伤或“落枕”,压痛点多见于棘间韧带或两侧项肌。颈椎棘突间触到痛性硬结或索条,可能是项韧带钙化。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压痛多在伤侧下部颈椎旁及肩胛内上角处,且向伤侧上肢放射。颈椎骨折、结核的压痛点位于患椎棘突部。
运动检查 脊柱颈段可作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等活动。检查时要固定双肩,使躯干不参与运动。环枕关节和环枢关节的功能最重要,如有病变或固定时,可使颈部的旋转及屈伸功能丧失百分之五十左右,颈椎结核,可使颈部前屈、后伸及侧屈受限制。颈椎间盘突出症则一般向患侧屈及后伸受限。颈椎骨关节病变。则在旋转活动时,出现摩擦音响或摩擦感。
(2)胸、腰椎和骶髂部
可根据情况,选取立位、坐位、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等体位进行检查。
望诊 借助于视力或触摸,了解胸椎、腰椎和骶髂部的情况。急性腰扭伤或腰椎结核患者,由于腰部不能负重,常以双手扶持腰部行走,坐下时常用两手撑在椅子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走时,因疼痛的下肢不敢用力着地而表现为跛行。从背面或侧面可观察脊柱有无后凸、前凸及侧弯畸形,上身多前倾。
脊柱后凸有两种类型,一种呈弧形,又称圆背,常见于姿势性后凸、椎体骨骺炎、类风湿性脊柱炎等;另一种呈角状,或称驼背,常见于脊柱结核,椎体屈曲型压缩性骨折等。轻度角状后凸不明显者,可用滑动触诊法,手指放在棘突上由上而下迅速滑动,即可触到后凸的部位。前凸增加常见于脊椎滑脱症、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炎症所致的髋关节屈曲畸形。
脊柱侧弯应记明方向及部位,是“C”形或反“C”形,是“S”形或反“S”形。侧凸不明显者,可用滑动触诊法,即用中指放在棘突上,食、环指紧贴在棘突旁用力由上而下滑动触摸,测定有无弯曲,同时可观察触摸后的充血带是否正直。脊柱侧弯常兼有纵轴旋转,外观棘突连线并无弯曲,仅表现为两侧肋骨、腰肌的不对称。当病人向前弯腰时可看出两侧肩胛骨、腰肌的高度有明显差异。
背肌在脊柱两侧隆起,脊柱在中央呈现一条沟状。经常在弯腰位工作或缺乏锻炼者,两侧背肌萎缩变平,而中央的棘突呈现一条隆起。腰痛患者有时会出现保护性腰肌紧张或痉挛。
触诊 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的损伤,以及腰肌扭伤常有明显固定的浅在压痛点;下腰部及骶骨部某些韧带损伤,其疼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椎间盘突出,常于第3、4、5腰椎棘突旁1.5厘米处有深在的压痛,同时向伤肢远端放射。腰椎的横突上有腰肌的起止点,腰肌急慢性损伤时,常在横突上有不同程度的压痛。椎体骨折或结核,可有棘突压痛、纵横挤压或叩击痛。
运动检查 脊柱的运动主要在颈段及腰段。腰段的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腰椎间盘突出症,向伤侧的侧屈及前屈受限明显,然而在其可能活动的范围内,脊柱的活动曲线是较柔和而均匀的。脊柱结核或僵直性脊椎炎,则各方向运动均受限制,失去正常的活动屈线,病变部脊椎僵硬。检查腰、骶部病变,还常用下列方法:
1)拾物试验 通过拾取一件放在地上的物品,观察脊柱的活动是否正常。腰椎有病变,则下蹲时必须屈曲两侧膝、髋关节,而腰部仍是挺直的。
2)直腿抬高试验 一般能自动直腿高举八十度到九十度,除国部有拉紧感觉外,无其它不适者为正常。直腿抬高不能达到正常角度,且沿坐骨神经有放射痛者为阳性。为了鉴别其阳性是否为坐骨神经受牵扯所引起,可于抬高到疼痛的角度放低5度,放射痛消失,再使足踝用力背伸,如放射痛加重,即非腰骶、骶髂部病变所引起。
3)腰骶关节检查 极度屈曲两髋与两膝关节,使臀部离开床面,腰部被动前屈。下腰部筋肉组织劳损,或腰骶椎有病变时则感疼痛。
4)“4”字试验 试验右侧时,将右侧足置于左膝上部,然后医生左手压左髂前上棘,右手将右膝向下压,如右侧骶髂关节部有病变时,则出现疼痛为阳性。如同侧髋关节有病变也呈阳性。
5)股神经牵拉试验 病人俯卧位,下肢伸直,使伤侧下肢向后过度伸展,在腰3、4椎间盘突出症时,可沿股神经有放射痛,称为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6)脊柱被动伸展试验 病人俯卧,将其双腿上提,观察腰部伸展是否正常或有僵直现象等。
(三)X线及其它检查
X线检查,是伤科疾病很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X线照片至少必须拍摄两个方位,即正位片和侧位片。对某些部位还必须加摄特殊体位的照片,例如了解脊椎椎弓峡部,应拍摄左右两侧的斜位片;观察第1颈椎或寰枢关节,须摄正位张口片。拍摄长管骨骨干最好包括其上、下关节,因为在其上下部关节处可能另有损伤,如尺骨上三分之一骨折可能合并桡骨小头脱位;胫骨中下三分之一骨折,可兼有腓骨上部骨折等。儿童四肢靠近骨骺部位的损伤,有时不易辨明有无骨折及骨折段移位的情况,需加摄健肢相应部位照片作为对比。对危重病人应在采取急救措施后,再进行X线照片,以免拍片时引起意外。X线检查必须与临床其它检查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如腕舟骨骨折,初期在阳溪穴处有明显压痛,而X线照片上可能未见明显骨折现象,往往在2周后再行照片检查,才能显示出骨
折的裂缝。怀疑有恶性肿瘤时,还应进行活体组织检查,测定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必要时还需作尿蛋白检查等。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