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泄泻



泄泻一证,是指大便稀薄,或泻下如水样,次数增多而言。《内经》称之为“泄”。并根据大便性状分为“濡泄”、“飨泄”、“注泄”等类型。汉唐医书,多称“下利”。宋以后统称“泄泻”。

古人对泄泻的病因也有记载。如《内经》云:“湿胜则濡泻”;“春伤于风,夏身飨泄”。指出泄泻的成因大都与湿胜有关。

本证病理主要在脾胃及大小肠,和肝肾也有一定的关系。治疗应以调理脾胃,去湿为主。

本病与痢疾注意鉴别,内经把挟脓血,里急后重者称为“肠辟”,或“滞下”。汉代以后的医家已把“泄泻”、“痢疾”二病明确区分开来,并指出痢疾有一定的传染性。

现代医学终急、慢性胃肠炎,肠结核,以及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泄泻,可参靠本病辩证论治。

(病因病理)《沈氏尊生书》云:“泄泻、脾病也。脾受湿而不能渗泄,致伤阑门元气,不能分别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泻。”可见泄泻的病因病理,主要是湿邪偏盛与脾胃功能失调。

1.感受外邪 胃为水谷之海,主纳谷。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外邪侵袭,致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职,从而水谷不化,清浊不分,合混而下,发为泄泻。其中又以湿邪偏盛致泻较为多见。正如《难经》所说:“湿多成五泄”。又如《杂病源流犀烛》说:“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泻?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可见湿邪是泄泻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他如寒、暑、热等外邪也可致泻。如《内经.举痛论》谓:“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2.饮食不节 饮食过量,宿食停滞,恣食肥甘,窒碍胃肠;误食生冷,腐馊,伤脾损胃,以致水谷不化,传导失常,清浊不分,发为泄泻。

3.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虚弱,或病后失于调养,或因生活调摄失宜,致使脾胃功能减退,从而聚水为湿,积谷难化,甚至脾气下陷,清阳不升,或中阳不振,不能温运水谷,阴寒内盛,发为虚寒泄泻。

4.命门火衰 命门之火,能助脾胃之运化,助其腐熟水谷。肾阴不足,命门火衰,则脾胃失于温煦,致脾阳不振,从而不能腐熟水谷,水谷不化,并作大肠,发为泄泻。张景岳说:“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命门火衰所致的泄泻,又称“五更泻”、“鸡鸣泻”。

5.情志失调 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克伐脾土;或因思虑伤脾,脾气受伤,则运化失常;或脾气本虚,肝气乘虚而犯;或挟有湿邪、食滞,偶因暴怒而触发。正如张景岳所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从肝脾二脏之病也。”可见只有在脾胃素虚,或挟食、挟湿的基础上,情志失调引起的肝气横逆,才会引起泄泻。
(辩证论治)泄泻的辩证,首先辨明寒热虚实。凡病程短,泄泻次数较多,并有邪气实之证候者,多属实证;凡病程长,泄泻次数较少,并常有正气不足的证候者,多属虚证。粪便清稀多属寒;粪便黄臭,肛门灼热多属热。若见水浆不入,洞泄不止,气息不续,皮寒腹冷,形神衰惫,脉三无根,或脉微欲绝,系阳败阴竭,胃气衰败之征,多属危证。

治疗泄泻,除以除湿、调理脾胃为总则外,同时应根据邪气盛衰,正气强弱,给予祛邪、补虚。古有“无湿不成泻”和“利小便而实大便”之说。这是指湿邪偏盛者而言,若见虚寒泄泻,妄投渗利,则有伤阴耗之弊。同样,凡邪气未尽,补涩之法亦当慎用,否则,常致病邪滞留之弊。总之,治疗泄泻,必须审清病情,切记虚虚实实之弊。同时,慎饮食,舒情志,也是治疗本证之必须。

1.寒湿(风寒)

主证 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脘腹胀满,恶寒发热,头痛身困,肢体酸痛,或兼呕吐,苔薄白,脉浮。

分析 寒湿侵袭肠胃,致使脾胃运化失常,升降失司,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故肠鸣泄泻清稀;寒湿壅塞胃肠,气机不畅,故脘腹疼痛,胀满;若寒湿客于肌表,则恶寒发热头痛身困,或肢体酸痛;寒湿犯胃,胃失和降而上逆则恶心呕吐。苔白,脉浮系寒湿袭表的证象。

治则 解表散寒,温中健脾,收敛法;配用推按腰骶止泻法。

2.饮食所伤

主证 腹痛肠鸣,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痞胀,嗳腐酸臭,食欲减退,舌苔垢浊,脉象滑数或沉弦。

分析 饮食不节,或饮食生冷不洁之物,致使积食不消,传化失常,而致腐败,故腹痛肠鸣,嗳腐酸臭,泻下臭如败卵,积食泻下,则痛亦减;宿食停积,阻遏气机,则脘腹痞胀,食欲减退,舌苔垢浊,脉象滑数或沉弦乃中焦积食,浊气熏蒸所致。

治则 消食导滞,固涩止泻。

选穴 下脘、肓俞、天枢、关元、大肠俞、次缪、手三里、孔最、足三里、丰隆、太溪。可重用按揉小腹收敛法,掌揉脐周消食法(见呕逆)。配用揉压俞穴止脱法。

若食积较重,生湿化热,腹痛而胀,泻后肛门不爽,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脉沉实者。宜因势利导,根据“通因通用”的治则,可用按揉腹部消积法,拿揉抖颤导滞法以推荡积滞,清利湿热。

3.脾胃虚弱

主证 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水谷不化,纳呆腹胀,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象缓弱。

分析 脾胃气虚,运化无权,升降失常,清浊不分,则大便溏薄,水谷不化,纳呆腹胀;脾气虚弱,不能生化气血,以致面色萎黄,神疲倦怠;中阳不振,阴寒内盛,得阳则泻止,得阴则复发,故泄泻时作时止舌淡苔白,脉象缓弱,系脾胃虚弱的表现。治则健脾益气,和胃止泻。

选穴 中脘、下脘、肓俞、关元、三焦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缪、长强、手三里、孔最、足三里、丰隆。以下基本手法均可使用,加用提拿捏肌助运法。
若久泻中气下陷,肛门脱出,气短纳呆,反复感冒可用双拇指重叠按压弹拨会阴,拇指揉压百会,以升垧益气;若见泻下清水,腹中雷鸣、脘胀腹痛、手足欠温、苔白、脉紧或迟,或沉细无立,可用双拇指反复压放气冲,掌或拇指揉压气海以温中散寒。

4.命门火衰

主证 黎明时分,脐下作痛,肠鸣泄泻,泻后稍舒,腹部畏寒、有时发胀、下肢欠温,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分析 肾阳不振,命门火衰,阴寒内盛,黎明时分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腹痛,肠鸣泄泻,泻后稍舒,乃阴寒暂出之故。阳气不行于下焦,故腹部畏寒。脾肾阳虚、则下肢欠温,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治则 温补命门,兼温脾阳。

选穴 百会、命门、肾俞、长强、下脘气海、关元。可重用揉拨腰骶固涩法,搓揉腰骶温化法,按揉小腹收敛法及揉压俞穴止脱法。

5.肝气乘脾

主证 每因郁怒,即发生腹痛泄泻,平时精神忧郁,胸胁痞闷,嗳气纳少,舌质淡红,少苔,脉弦。

分析 肝郁气逆,克乘脾士,气机失调,脾气失运,清气不升,清浊相混而下,则腹痛泄泻;肝脉布于胸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则胸胁痞闷;脾胃不和,胃失和降,则嗳气纳上;怒气伤肝,肝气失调,故每遇郁怒即发泄泻。舌质淡红少苔,脉弦,是肝旺脾虚之象。

治则 抑肝扶脾。

选穴 肝俞、大肠俞、次缪、章门、期门、日月、阳陵泉。可重用捏拿腰肌抑肝法(见腹痛),推按足弓健脾法搓揉腰骶温化法,按揉小腹收敛法,配用按压俞穴止脱法。

(基本手法)

1.推按腰骶止泻法 双掌沿督脉露线从长强交替上推至命门;双拇指沿足太阳经内侧线自骶尾部按推至背腰部;双拇指重叠拨此缪,按压大肠俞;对揉、对按两侧肾俞穴,然后将双手置于两臀部向内上方捧拢向上推颤。

2.揉拨腰骶固涩法 叠掌揉骶骨后面,双拇指向外上方垂直拨弹骶髂关节,即髂后棘之外下方两侧肌腱;右手掌揉骶骨后面,左手拇、食指自下而上拨腰段两侧骶棘肌,右手空拳猛扣左手,以紧张提肛肌与肛门括约肌。

3.搓揉腰骶温化法 两掌逆时针轮状推,叠掌揉小腹部,拇指按揉中脘或气海,掌根揉关元,双拇指压放肓俞。

4.揉压命穴止脱法 但拇指分别揉压手、足阳明经线,上肢前臂段,下肢小腿段,按揉手三里、孔最、足三里、丰隆等要穴。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