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疗原则及治法

第一节 按摩治疗原则
按摩的治疗原则是按摩治疗疾病的总的法则,与中医学整体治疗的原则是一致的,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下制定的,对按摩临床治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原则。其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和未病先防。
各种病症从邪正关系来说不外乎正邪相搏、盛衰消长的变化,因此按摩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在治疗原则指导下的补肾、滋阴、益气、养血等方法均为扶正;而发汗。引吐、攻下等方法均为祛邪。由于疾病的证候表现多种多样,病理变化极为复杂,病变过程有轻重缓急之分,不同时间、地点与个体对病情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病变的本质,治病求本;根据正邪斗争所产生的虚实变化,扶正祛邪;按照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调整阴阳;遵循脏腑、气血失调的病机,调整脏腑功能和调理气血关系;依从发病的不同时间、地点和体质,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未病先防,注重保健。

(以下第一节 按摩治疗原则包括一、治病求本;二、扶正祛邪;三、调整阴阳;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五、未病先防。)

一、治病求本
本,是指疾病的本质,疾病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求本,即是针对疾病最根本的病因病理进行治疗。“标”和“本”的含义有多种,二者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用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例如,邪正双方,邪气为标,正气为本;症状与病因,症状为标,病因为本;病变部位,在外为标,在内为本;疾病的先后,新病与继发病为标,旧病与原发病为本。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些症状是疾病的现象,并不是疾病的本质,只有充分了解、收集疾病各个方面包括症状在内的全部情况,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从而确立恰当的治疗方法。如腰痛可以由扭伤、风湿及肾虚等多种原因引起,不能简单地用对症止痛的方法治疗,而应全面综合分析,找出最基本的病理变化与发病的因素,分别在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滋阴补肾等原则指导下,确定治疗方法。这就是“治病必求于本”的意义所在。运用治病求本的原则时,必须正确掌握“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的治疗方法。
1.正治与反治
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治疗方法,又称“逆治”。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按摩临床中,正治法可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虚寒者,采用挤压、摩擦之类的手法以补之;实热者,施以推法、拿法以泻之;错位者,运用牵拉、扳法以理筋整复;粘连者,运用弹拨、拔伸手法以松解拨离。
反治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如“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热国热用”,“寒因寒用”等。如久病气血亏虚所致的便秘,当采取补益气血方法治疗。又如因伤食所致的腹泻,在治疗时就不能用止泻的方法,而要用消食导滞的方法。
2.治标与治本一
在复杂多变的病症中,常有标本主次不同,因而在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的区别。标本治法的临床应用,一般是“治病必求于本”,但在某些情况下,标病甚急,如不及时解决,可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治疗,故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法则治标病,再治本病。如治疗腰腿痛,急性期当以活血化瘀、消炎镇痛治标为先;缓解期则应益肾健腰、扶正固本为主。若标本并重,则应标本兼顾,标本同治。

二、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人体正气与外邪相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若正气盛,邪不得侵,则病退;若邪气盛,正不能胜邪,则病进。因而治疗疾病,就是扶正祛邪,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正盛衰决定疾病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这一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按摩治疗中,通过手法作用和练功来增强体质,调整气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祛除病邪,促进康复的目的。如治疗风寒痹阻所致肩周炎,按摩时用摇、抖等手法松解肩关节粘连即是祛邪,用按、揉、搓等手法促进气血运行即是扶正。

三、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阴阳偏衰,即表现为阴虚或阳虚。阴虚则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阳虚则不能制阴,多表现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虚而致阳亢者,宜滋阴以制阳;阳虚而致阴寒者,则应温阳以制阴;若阴阳两虚,则应采用阴阳双补法。按摩治疗当遵循“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原则,根据辨证分型,施术者选用或轻、或重、或刚、或柔、或缓、或急等不同刺激量的手法,使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结聚者散之,壅滞者通之,以改变人体内部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如应用轻柔缓和的一指禅推法、揉法与摩法,刺激特定的募穴、俞穴及其配穴能补益相应脏腑的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而使用力量较强的摩擦或挤压类手法,则能祛邪泻实;对阴寒虚冷的病证,要用较慢而柔和有节律的手法在治疗部位做较长时间的操作,使患者产生深沉的温热感,有温阳益气的作用。在调整阴阳时还需要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也就是滋阴时兼以补阳;温阳时兼以滋阴,从而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患者体质、年龄等不同情况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方面影响,其中时令气候、地理环境,尤其是患者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按摩治疗中必须遵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
1.因时制宜
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特点,考虑手法治疗原则,即为因时制宜。如春夏季节,气候由温变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临床按摩时,应考虑这一特点,少用摩擦类手法;而在秋冬季节,阳消阴长,气候由热变寒,人体腠理固守致密,宜采用轻柔的按法、揉法、摩法、擦法以兴奋周围神经,使血管舒张,血流通畅,皮肤温度增高。
2.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手法治疗的原则,即为因地制宜。如我国南方气候炎热,多阴雨潮湿天气,人体易患湿热病,应以清热利湿为治疗原则。北方天气干旱多燥,人体易患风寒燥病,则应当以祛风散寒润燥为治疗原则。
3.因人制宜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特点,考虑手法治疗的原则,即为因人制宜。从年龄看,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气血亏虚,病多虚证,宜补不宜泻;小儿生理机能旺盛,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快故宜泻宜补。对老人和小儿手法治疗的刺激量均直轻不宜重。从性别上,男女生理特点不同,妇女有经、带、胎、产等情况,多出现血虚症状,手法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选择刺激部位,轻重补泻恰当。各人体质有强弱与阴阳之偏,如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手法,体质不同,相应的治疗手法也有所不同。此外职业不同,在治疗上也应予以考虑。
总之,因时、因地制宜提倡不要孤立地看待病人本身,而应当将人与自然界及周围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因人制宜则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未病先 防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早在《内经》中就明确地提出了“治未病” 的预防思想。《金匿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载:“老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寒。”这段话简要阐明了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治未病” 原则。在非病理状态下,按摩同样可以通过激发和引导经络系统的功能,将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到最佳状态,使机体内部正气旺盛,抗病能力增强,从而起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作用。在预防为主的今天,按摩更显出其优势,因而,按摩疗法必将成为预防医学的主要手段之一。

第二节 按摩基本治法

按摩属祖国医学外治法范畴,其基本治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按摩手法的性质和刺激量,结合疾病性质、部位和按摩作用等,其治疗分为温法、通法、补法、泻法、汗法。和法、散法、清法等八法。

(以下第二节 按摩基本治法包括一、温法;二、通法;三、补法;四、泻法;五、汗法;六、和法;七、散法;八、清法。)

一、温法
温法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虚寒证和里寒证。治疗虚寒证时,常使用较缓慢柔和的操作手法,连续作用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使病人有较深沉的温热感;治疗里寒证时,常使用频率较快的操作手法,使施治部位的皮肤发红,并使强烈的热量深透于患处。缓慢柔和而深沉的手法在固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操作,使能量深人于分肉或脏腑组织,以达到温热祛寒之目的。《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则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这说明人体因受寒而引起的疼痛,可用按摩的方法来温经通络,祛寒止痛。在按摩治疗中,常运用按、揉、摩中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擦肾俞、命门以健脾和胃,温补肾阳。


二、通 法
通法具有行气血,通气机的作用,适用于经络不通之病症。《素问·血气形态篇》说:“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从按摩醪药”。指出了按摩能治疗经络不通所引起的病症。在治疗中手法多用推、拿、搓、点按法,要求刚柔兼施,选取的部位和穴位是四肢、肩井、背俞穴。如推、拿、搓四肢可以疏通手足十二经;拿肩井可以通气机,行气血;点按背部俞穴可疏通脏腑气血。


三、补 法
补法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培补元气、补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一切虚证。《素问·调经论》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说明因气不足而致病者,可以用按摩的方法补气,使精神恢复正常。补法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补气、补血、补阳、补阴等治疗。如气血两亏、脾胃虚弱、肾阳不足、虚热盗汗等症均可用补法。常用的手法以滚动类、摩擦类、搓揉类为主,手法要求轻柔缓和,不宜过重刺激。临床上常用于补脾胃、补腰肾。


四、泻 法
泻法具有通腑、泻实、消积的作用,适用于食积、便秘等下焦实证。常用的按摩手法以推、拿、点、按、弹拨法为主,手法的力量宜稍重,频率由慢变快,刺激量稍强。如临床上常用顺时针方向摩腹,点按神阈、天枢、长强穴治疗食积便秘。阴虚火旺,津液不足,大便秘结者,用顺时针方向摩腹,则可起到通便而不伤阴的作用。

一、温法
温法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虚寒证和里寒证。治疗虚寒证时,常使用较缓慢柔和的操作手法,连续作用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使病人有较深沉的温热感;治疗里寒证时,常使用频率较快的操作手法,使施治部位的皮肤发红,并使强烈的热量深透于患处。缓慢柔和而深沉的手法在固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操作,使能量深人于分肉或脏腑组织,以达到温热祛寒之目的。《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则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这说明人体因受寒而引起的疼痛,可用按摩的方法来温经通络,祛寒止痛。在按摩治疗中,常运用按、揉、摩中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擦肾俞、命门以健脾和胃,温补肾阳。

二、通 法

通法具有行气血,通气机的作用,适用于经络不通之病症。《素问·血气形态篇》说:“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从按摩醪药”。指出了按摩能治疗经络不通所引起的病症。在治疗中手法多用推、拿、搓、点按法,要求刚柔兼施,选取的部位和穴位是四肢、肩井、背俞穴。如推、拿、搓四肢可以疏通手足十二经;拿肩井可以通气机,行气血;点按背部俞穴可疏通脏腑气血。

三、补 法

补法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培补元气、补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一切虚证。《素问·调经论》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说明因气不足而致病者,可以用按摩的方法补气,使精神恢复正常。补法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补气、补血、补阳、补阴等治疗。如气血两亏、脾胃虚弱、肾阳不足、虚热盗汗等症均可用补法。常用的手法以滚动类、摩擦类、搓揉类为主,手法要求轻柔缓和,不宜过重刺激。临床上常用于补脾胃、补腰肾。

四、泻 法

泻法具有通腑、泻实、消积的作用,适用于食积、便秘等下焦实证。常用的按摩手法以推、拿、点、按、弹拨法为主,手法的力量宜稍重,频率由慢变快,刺激量稍强。如临床上常用顺时针方向摩腹,点按神阈、天枢、长强穴治疗食积便秘。阴虚火旺,津液不足,大便秘结者,用顺时针方向摩腹,则可起到通便而不伤阴的作用。

五、汗 法

汗法具有发汗解表、疏散外邪的作用,适用于外感表证。常用按摩手法以挤压类和摩擦类手法中的按、拿、推、擦法为主。《内经》云:“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按摩之汗法,不同于用药,有辛凉、辛温之分,但却有异曲同工之效。如推、拿、按风池、风府、大椎、肩并、风门、肺俞、合谷、外关等穴,可以开通膜理,发汗解表。在手法操作时,对外感风寒者,先轻后重,步步深入,逐渐加重刺激,使全身透汗。对外感风热者,则应轻快柔和,刺激量小,使腠理疏松,以达解表祛邪之目的。如拿风池、风府,按揉背部肺俞、风门,可以疏散风邪、宣发肺气;按、拿合谷、外关可驱散表邪;按揉大椎可以通三阳经气,发散邪热。

Next
Pg.: 1 2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