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络的研究一直受到我国医学科学研究者的重视。1956年,经络
的研究被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从此进入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的新时
期。60年代,我国学者又从形态学角度开展了广泛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70年
代,在针刺麻醉研究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对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
带动了整个经络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I 1985年,经络研究又被列为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工
作取得了新的进展,1990年,被列为国家十=项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之一。经过30多年
的努力,经络的现代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章就经络研究的概况作一介绍。
第一节经络现象的观察
人体有时出现类似古代文献所载的经络路线走行的感觉传导,或呈现可见的肤色变异
等都属经络现象。它的基本特征是循经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为循经感传现
象。
一、循经感传
当患者接受针灸等治疗时,常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感觉,表现为痤、麻、胀、痛、蚊走感或流
水感等,从被刺激穴位开始,沿着经络路线传导,这种现象就称为循经感传。
(一)循经感传的普遍性
1.循经感侍的调查循经感传在古代文献中就有明确的记载,Ⅸ内经》中所说针利时的
。得气”,实两;上就是循经感传现象。从50年代开始,人们又进一步深入研究经络感传现象,
并取得可喜成果。此时,日本长滨善夫和丸山昌朗,在一例感传显著者身上,系统地对十=经
脉和奇经八脉进行了循经感传的观察,著成《经络之研究》一书。国内也先后有关于经络现
象的报道,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压院等单位进行协
作,在8名感传显著者身上全面地、纲致地观测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结果报道后,引起国
内普遍的重视。从此,循经感传现象的观测,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地开展起来。
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傲了20万例的普查。普查循经感
传显著程度的分型标准是。
I型(显著型)?刺撤井穴(或原穴)时,有6条以上经脉的感传能通达经脉全程,其余经
脉,感传能超过肩髓关节,但不能抵达经脉终点者。
II型(较显著型),有2条以上经脉的感传能通达全程,或3条以上的经脉的感传能超
过肩髋关节者。
III型(稍显著型)t有1条以上能过肩髓关节,或2条以上(刺激井穴)能过腕膘关节,
或(刺激原穴)能过肘膝关节者。
IV型(不显著型)t所测各经感传均不能超过腕踝关节,或仅l条经脉感传能超过腕蹂
r136】 第七章经络的现代研究
关节者。
普查循经感传所刺激的穴位常用井穴或原穴,刺激方法大多采用低频脉冲电。
据28个地区和单位对63,228人的普查结果,感传出现率在5.6%~45.2%之间,兰分
之二以上在12%~24%之间,分布比较集中。
对循经感传的一般调查在70年代末期即告一段落,但对某些特定人群的调查工作仍
不断有人报道。我国援外医务人员曾应用国内通用的方法和标准,对莫桑比克人(203例)、
尼日利亚人(182名)、塞内加尔人(193名)、英美德法等自人(110名)的循经感传进行了观
察,证明循经感传在黑人,白人中同样存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无人种和地域的差
别。国外近年来也有人对循经感传进行了研究,基本上是重复我国70年代末期所傲的工
作,重点是研究循经感传在正常人体及各种疾病患者身上的出现率,并对其特征进行了研
究,所得结果大致与我国该项工作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工作的可靠性。
2.隐性感侍一般来说,有感传的人是少数,特别显著者尤为少见。因此有人认为经
络感传现象的普遍意义不大,或不充分。也有人认为是病理现象。1977年有人通过一系列
实验,证明即使在感传阴性者身上,当在井穴电刺激后,用特殊横行叩击法可在肢体上叩出
一连串敏感点。这些点的纵行联线恰好就是经络线。因此,把这种叩击出来的联线命名为
隐性感传线,它的潜在活动称为隐性感传。实验表明,隐性惑传具有循经性,它是显性感传
的基础,又是显性感传的延伸或继续,在一定条件下,隐性感传可转化为显性感传。
从国内外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来看,循经感传(显性或隐性)在人群中的出现率与地区,
民族、性别等因素无关,可能与年龄、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用一定的方法可以提高其出
现率,说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各种人群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循经感传现象的主要特征
1.循经感传的路磐一般说来,在四肢部,感传线与古代经络线大体一致,在胸腹部则
不大一致,头部则大半不一致。
2.循经感侍的感觉性质 探查时采用不同的刺激原,所产生的感传感觉会有不同。例
如。①针刺——一般产生酸、麻、胀、抽动、冷、热等感传,②指压一—一般和针刺类似,③电
脉冲刺激——一般和指压同,还可有流水感,虫跳感、蠕动感等,④艾灸——多见热感及麻
感。
3.循经赢侍的方向量双向传导。在躯体(除外四肢末端)上任何一穴给予刺激时,一
般均可自该穴发出两个相反方向的感传。例如刺激曲池穴,一条感传线自曲{电走向肩髑,同
时一条感传线自曲池走向合谷。
4.循经感传的宽度有粗有细。在四肢多较细,约在0.2~2?Ocm之闻。多数反应为
琴弦状或电线状。进入躯千后,可变宽达lOcm以上。
5.循经感传的速度一般感传速度较植物神经慢,较躯体神经更慢。在大多数情况
下,其速度约为lOcm,s。而且感传不是匀速行走,存在一个个停顿点,即停一下再走,这种
停顿点多为穴位所在处。
6.循经感传的阻滞当感传自刺激点双向传导时,在任何方向一点施加压力,多数可
阻断感传自压迫点继续前进。例如刺激曲池发生感传后,压迫手五里,感传即终止于手五
里,不再走向肩髑。压迫手三里,感传即终止于手三里,不再走向合谷a各经线的有效阻断
压力通常在350~680g/cms之间,多数为500g/cm‘。另外,在感传线上放置冰袋局部冷
第一节经络现象的观纂 【187】
冻降温,也可造成感传阻滞,撤去冰袋,局部温度回升后,感传又可恢复。
7.循蛏感传的回流性在多数情况下,刺激停止后,感传并不立即消失,而是向针刺穴
回流,到达该穴位后才消失。与前进的速度比较,间流的速度有的较快,有的则较慢,因人而
异。
8.循经患侍的趋病性在病理状态下,当感传自四肢出现后,进入躯干有趋病所性,即
所谓的”‘至病所’。倒如有心脏病的患者,不同经脉出现癔传后,都有趋向心脏的集中现象。
9.循经廖侍的效应性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络属的脏腑时,相应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
便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劣性的,此即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
感传的效应性不仅仅是受试者的主观体验,而且可以客观显示。如当感传沿肺经到达肺部
时,受试者有胸闷、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心悸等感觉。感传沿胃经到达上腹部时,可出现腹
胀、呃逆、恶心、胃部烧妁感或饥饿感,或者出现节律性膈肌痉挛,肠鸣音和胃蠕动明显增强,
而当阻滞感传时,可看到胃肠运动功能减弱、消失或膝肌痉挛消失。有1例感传显著者,当
感传到达头部时即进入睡眠,当感传停止时又自动苏醒。一般循经感传的这种效应性的出
现率平均为50笳~90另左右。
10.循经赢传的相对稳定性对54名感传显著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
感传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9名观察对象中,循经感传保持相对稳定者,在1月内占94.9%
(37人),1年后降至74.3缁(29人),3年后则降至64.1%(25人).说明过一段时间后,感
传可部分或基本消退。
=、其他经络现象
(_)循经性皮肤瘸和循经性皮肤显痕
循经性皮肤病是指沿经络路线分部的呈带状的皮肤病,循经性皮肤显痕是指沿经络线
发生的以皮肤色泽变化为特征的功能性皮肤病理变化现象。目二者能。看得见”或。摸得
着”,故有人称之为。可见的经络现象”。
1958年,自有人报道脊柱结核患者沿肝肾两经出现皮疹以后,陆续有人发现和报道各种
循经性皮肤病,其中北京市第六医院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的临床观察。在国外,匈牙利、
日本也有有关循经性皮肤病的报道。
目前对循经性皮肤病观察的侧数已达346~478条,包括贫血痣、神经性皮炎、皮肤色素
沉着等25个病种,其中有些疾患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的,井广泛地分部于十四经脉及带脉
上,可见于经脉的一部分,也可波及经脉的全程,有一些皮肤病损(如贫血痣、色索痣)边缘整
齐,连续不断,宛若一条细带或细线,十分醒目。循经皮肤病与相关内脏的病变可能有联系,
如足少阴肾经皮损伴发肾脏及神经、精神方面状况变化,足太阴脾经的皮损多伴有消化不良
的症状。另外,从循经皮肤病的病理变化来看,真皮上部血管变化、血管周围炎性浸润及表
皮变化,可能是循经性皮肤病的共同特点,但未见到特殊的形态结构。循经皮肤病的发现为
经络的客观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还有一些单位观察到,有的受试者针利时还可沿经出现红线、白线、红疹和皮下出血等
血管神经性反应。这是可见经络现象的另一类型,它是由刺激穴位引起的。反应波及的距
离有长有短,长者几乎通达经脉的全程。出现的潜伏期因人而异,短者留针时即出现,长者
达数小时。曾有人将循经出现的红线与皮肤捌痕反应相对比,在划痕反应完全消失之后,循
[188】 第七章经络的现代研究
经出现的红线仍可保持几小时至十几小时之久,说明二者有所不同。
(=)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
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均系病理状态下,机体。自发。出现的一种经络现象,亦有
人称之为循经性感觉病。循经性疼痛性质为钝性轻痛或压痛,有时疼痛难忍。疼痛区域边
界模糊,不伴红、胂、热等现象。循经性感觉异常的性质多种多样,如麻感、痤感、痒感、灼热
感、热流感、冷气感或吹风感等.二者的分布路线既不同于神经血管的走行路线,也不同于
某些神经痛、感觉障碍或内脏病变所致的皮肤过敏的ⅡeBd氏带,而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
吻合。其长度大多短于或等于经脉垒长,少数可比经脉全程长。病变可局限于一条经脉,也
可出现予数条经脉,还有表里经脉同时出现或同名经脉对称出现者。病程最短者2~3天,
长者可达15年。
以上研究说明,古人赖以建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之一的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
中循经感传尤为多见,它是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
笫二节经络检测及其与脏腑相关的研究
一、经络检测法
近代研究发现,人体或动物的体表经络、腧穴部位皮肤电阻或电位不两于非经非穴部
位,并随相应脏腑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后来又进一步发现,机体体表经络,腧穴部位不仅在电
学方面,而且在光、声、热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经穴的这些特异性,为经络的客观显
示和探测提供了可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经络检涮法。
(一)皮肤电阻和电位检测法
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对于经络的研究,比较集中在皮肤电现象上,
主要是测定经穴上的皮肤电阻。这方面的工作表明,经穴部位都呈低电阻性。这些穴位的沿
经排列,当时被认为可证实经络的客观存在。既然是低电阻,电流印易通过,因此在日本又称
经络为良导络。我国学者近年来又对皮肤低阻点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进,并对
检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系统论证,通过对十四经脉的测试结果,证明皮肤低阻点的分布基
本是循经的。低阻点密集分布,沿经排列,但并不连续,结果稳定,可以重复。
也有人对经络皮肤电位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反映经络或内脏器官功能活动方面,皮肤电
位可能比皮肤电阻更有意义。因为皮肤电位的活动可能是活组织代谢过程的表现,而皮肤
电阻则可能是机体对外加电流通过组织时所表现的一种物理特性。通过一些实验表明,穴
位与非穴位的皮肤电位差异也较明显,可作为检测经穴的一种方法。
(二)同位素示踪法
早在60年代初,我国学者即已开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经络的循行路线。发现在人
体的穴位上注入p-,通过益胶计数器记录放射性的强度,可以观察到经络循行路线上的放
射线强度较其两侧旁开的对照部位高。所测试的十二条示踪轨迹与古典医籍中所描述的十
=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同位素示踪的研究开拓了新的前景。近年来,罗马尼亚、法国、中国
的学者都先后应用7-闪烁照相技术对此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将99 inTo高
lIlll■

第二节经络检测及其与脏腑相关的研究 【189】
锝酸钠注入穴位,以大视野数字7照相机进行记录,可以观察到t①注入四肢穴位的同位素
可循经迁移30~110厘米,其中长者可从四肢上达躯干。在躯干部穴位注入同位素亦可在
不同程度上循经向上下迁移。同位素迁移的轨迹主要位于皮下,②穴位注射时同位素开始
移行的潜伏期平均为31.29秒,移行的速度为3.5~76厘米/分,各经之间有一定差异。在
非穴位部注射时,同位素淤积于注射部位,之后,逐步趋向其邻近的经脉,再循该经脉继续循
行,③同位素的示踪轨迹与古典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基本一致,吻合率在70%以上,④在同
一肢体的两条经脉的穴位上注入同位索,可同时显示出两条行程不同的轨迹I⑤同位素迁移
过程中可以看到经络学说所描述的某些特点,针刺可使迁移的潜伏期缩短,清除率增加,标
记经穴与示踪轨迹的吻合度提高I⑥在猴、狗等动物肢体上也可观察到类似的同位素示踪
轨迹,⑦上述同位素示踪轨迹与淋巴循环和神经干无直接关系,与血管的关系则密切而复
杂。
以上结果表明,应用穴位注射同位素的方法可显示与古典经络循行路线大致相同的示
踪轨迹。结果直观、稳定、可重复,是近年来经络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进展。
(三)循经声信息检测法
以四个探头同时进行记录,观察到刺激穴位引起的低频振动可沿经络的路线传导,其轨
迹与古典经络路线基本吻合。信号的频域在8~97赫之间,其高峰集中于30~40赫,以定
量的低频信号直接输入穴位,新输入的信号也可循经传播,在经脉线上各个部位所接收到的
声信号的强度,与其两侧旁开对照点都有显著的差别。结果稳定,可以重复。
(四)光检测法
1.体表超弱冷光检测 以体表超微冷光信息为指标,观察到高发光点也基本上是沿十
四经脉的循行路线而分布的,经上发光点的强度明显高于其两侧旁开对照点。

Next
Pg.: 1 2 3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