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作用原理

第一节 按摩的基本作用及作用原理

按摩是以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通过手法力和其他物理因素在人体局部产生的直接生物学效应,以及由穴位、经络、脏腑、气血、阴阳等不同环节上介导的间接调整作用来防病治病的中医外治疗法,其基本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下第一节 按摩的基本作用及作用原理包括一、调理脏腑;二、疏通经络;三、调和气血;四、舒筋活血;五、理筋整复;六、防病保健。)

一、调理脏腑
脏腑是生化气血,通调经络,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按摩具有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因按摩时,一是运用各种手法在人体体表“推穴道,走经络”;二是对脏腑在体表的反射区施以手法能起到对其“直接”按摩的作用,根据脏腑体表相关学说,在临床上常采用刺激体表反射区或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以达到调节相应的脏腑功能。如点按脾俞、胃俞能缓解胃肠痉挛、止腹痛;推桥弓可以降血压;按摩治疗脾虚泄泻,常采用摩腹,捏脊和按揉脾俞、大肠俞等,以达健脾固涩止泻的目的。临床实践还表明,推拿对脏腑的不同状态,有着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如运用较强的拿按法刺激内关穴,可治疗心动过缓,而用较轻柔的按揉法刺激内关穴,可治疗心动过速;一指禅推或按揉足三里既能使分泌不足的胃液增多,又能使分泌过多的胃液减少。只要选用相宜的治疗手法和部位,无论是虚证或实证,热证或是寒证,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调整。


二、疏通经络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联络全身,具有“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只有依赖气血的濡养与经络的联络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各处的生理功能,并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时,就会导致气血失调,百病乃生。按摩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当按摩手法作用于体表,则能引起局部经络反应,主要表现为激发调节器调整经气的作用,并通过经络系统而影响其所络属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诚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说:“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三、调和气血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人体的一切组织都需要气血的供养和调节才能发挥作用。若气血失和则五脏六腑、皮肉筋骨将失去濡养,以致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发生异常,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按摩具有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其途径有三:①健运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气血充足。②疏通经络。气血的运行有赖于经络的传输,经络通畅则气血得以周流全身,发挥其营养、温煦等作用。③促进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主疏泄,能够调畅全身气机。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能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得,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就正常。
按摩能够调和气血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以气动血。中医学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按摩治疗气血运行失常,是以推动气的运行为主要方法。无论是点、按、拿,还是推、揉、摩,都是以治气为主的。②以经调血,气血主要沿着经脉而运行。经脉起自手太阴肺经,止于足厥阴肝经。各经脉之间首尾相接,表里相关,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按摩治疗伤筋、脏腑病变都采用按.摩、推、拿相关经脉及其胸穴,目的在于推动和激发经脉中的经气,加速或抑制经气的运行,从而推动或阻遏气血运行。③以筋养血。肝主筋,有疏泄条达之性。弹拨经筋可产生强烈的传导感,而这种强烈的传导正是肝的疏泄条达现象。它既能加快气血运行速度,又能疏通经脉与肌肉间阻滞的气血。因此,当气血运行缓慢或停滞时,常采用弹拔经筋的方法加以疏通。


四、舒筋活血
损伤后,受损的肌肉、筋膜、韧带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反射,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甚则痉挛就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对损伤部位的牵拉刺激,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此时如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以至不断发生有害冲动,加重疼痛和肌肉紧张收缩,并可波及到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恶性循环。无论是急性损伤还是慢性损伤,原发病灶还是继发病灶,都可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及小的血管,造成局部血运及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按摩是解除肌肉紧张和痉挛的有效疗法。它不仅可以直接放松肌肉,解除肌肉紧张和痉挛,而且还可以解除引起肌肉紧张的原因,达到标本兼治的双重目的。其作用机理包括三方面:①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2②在适当的刺激作用下,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③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充分拉长,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如腿肠肌痉挛,按摩时先用点、按、揉、摩等手法,再背屈踝关节,充分拉长BIM肌;若痉挛仍不能解除,可先充分踬屈踝关节,然后再推、按、揉排肠肌后侧。目的在于舒筋通络,解痉止痛。按摩手法治疗不仅加强了损伤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了损伤组织的修复,而且在加强血液循环的基础上,促进了血肿、水肿的吸收,起到松解消散软组织粘连的作用。
跌仆扭挫,必伤及筋骨气血,导致气滞血瘀,阻滞经络,出现肿胀疼痛。按、摩、推、揉等手法,能促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了损伤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起到“血泵”作用,使瘀血逐渐吸收与消散,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按摩治疗时,可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法和选用适当的腧穴进行治疗。如胸胁迸伤,除在胸胁、背部用摩法、推法,授法外,还应根据其经脉循行和穴位的功效,采用按揉血会之隔俞穴,有活血祛瘀之功;拿揉阳陵泉以通调上下气机,加快瘀血消散。又如踝关节扭伤,主要用揉法作用于病变部位及其周围,同时按揉太冲、三阴交,以加强活血祛瘀的功效。


五、理筋整复
运用按摩的牵引、拔伸、摇扳、弹拨等手法可使关节脱位者整复,骨缝开错者合拢,软组织撕裂者对位,肌腱滑脱者理正,滑膜嵌顿者退出,从而消除引起肌肉痉挛和局部疼痛的病理状态,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筋骨损伤必累及气血,致脉络受损,气滞血瘀,出现肿痛,从而影响肢体关节的功能活动。按摩能够理筋整复,具有滑利关节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①通过手法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祛瘀消肿,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新陈代谢;②运用适当的运动关节类的手法松解粘连;③运用整复手法纠正筋出槽,关节错缝。

六、防病保健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全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盛衰消长的过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机体有充分的抗病能力,邪气就不能使机体发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之所以发生和发展,就是机体的抗病能力处于相对劣势,邪气乘虚而入。按摩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扶正祛邪、防病保健的作用。如按摩能预防感冒,按摩后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等。按摩扶正祛邪、防病保健的功能是通过三个方面而实现的:①刺激经络系统直接激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利于正气发挥固有的作用。③调整脏腑功能,使机体处于最佳的功能状态,有利于调动所有的抗病手段和积极因素,一致对抗邪气。 从上述几方面可以看出按摩的基本作用是彼此关联,密不可分的。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舒筋活血,理筋整复,最终达到平衡阴阳的作用。


第二节 按摩的补泻作用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之一。补,即补正气不足。凡能补充人体营养物质或增强人体组织及器官功能的治疗方法,均称为补法。泻,即泻邪气之有余。凡是祛除体内病邪或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均称为泻法。手法是按摩治病的主要手段。按摩的补泻作用依赖于手法的巧妙运用。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按摩的补泻作用进行了不断的总结,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小儿按摩治疗时尤其强调补泻。手法的补泻作用与手法的轻、重,操作的刚、柔,频率的快、慢,操作的方向与持续的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凡用力浅轻,操作柔和,频率缓慢,顺着经络走向,并持续时间较长的刺激手法为补法,对人体有兴奋、激发和强壮作用;反之,用力深重,操作刚中有柔,频率稍快,送着经络走向,并持续时间稍短的刺激手法为泻法,对人体有抑制、镇静和祛邪作用;此外,强度、频率与操作时间适中,在经络循行线上往返操作的刺激手法为平补平泻法,有调和人体阴阳,改善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有关按摩手法的补泻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按手法的刺激强度分:轻刺激为补法;重刺激为泻法。
(2)按手法的运动方向分:顺时针方向为补法;逆时针方向为泻法。但在腹部逆时针方向施术为补法;顺时针方向为泻法。向心性操作为补法;离心性操作为泻法。
(3)按手法的频率分:频率缓慢的为补法;频率急速的为泻法。正如《厘正按摩要术》所云:“急摩为泻,缓摩为补。”
(4)按经络的循行分:顺经操作为补法;边经操作为泻法。
(5)按操作的时间分:治疗时间长为补法;治疗时间短为泻法。
此外,还有子午流注补泻法,根据气血流注时辰,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按摩的补泻与药物的补泻在方式上是完全不同的,按摩时没有“补药”或“泻药”进人体内,而是通过手法对经络穴位或治疗部位应用各种不同方式的刺激,使机体内部发生了调整,从而起到扶正祛邪的功效。必须指出,按摩补泻手法的作用是相对的,在临床应用时并非一成不变的,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辨证地灵活应用。


第三节 按摩机理的现代研究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对按摩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80年代起,此项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日趋深入。近年来,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按摩防治疾病的作用及作用原理进行研究的报道屡见不鲜,总结了许多实验资料,丰富了按摩理论,促进了按摩医学的发展。根据有关文献,对按摩机理的现代研究作如下综述。

(以下第三节 按摩机理的现代研究包括一、按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二、按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三、按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四、按摩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五、按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六、按摩对运动系统找 影响;七、按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八、按摩对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影响;九、按摩对体温的影响。)

一、按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1)促进血液流动。按摩后能使血流速度加快,并能改变血流高凝、粘稠、浓聚状态,从而促进血液循环。
(2)改善微循环。按摩治疗后甲襞微循环表现为视野清晰增多,毛细血管管襻口径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加快,线流增多,断流粒流减少,且有不同程度的红细胞解聚。
(3)改善脑循环。按摩可使脑血流量显著增加。对病人进行头部按摩后,可通过大脑皮层的调节以及脊髓节段的生理反射使脑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改善颅内的血液供应,同时还能降低颅内压。
(4)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心脏功能。按摩能扩张小血管管径,降低血流阻力。按摩心俞、厥阴俞等穴位,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状态,使心绞痛缓解,按摩还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降低外周阻力,使心输出量增加,降低心肌耗氧量,在心电图上则反应为ST段和T波的明显改善。


二、按摩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按摩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主要通过调节脏器的运动和影响消化酶、肝糖原和血液成分等途径而产生的。按揉足三里、摩腹可调整胃肠蠕动,加强和调整胃液分泌机能,并能促进腹腔血液循环,从而增强消化和吸收功能,还能促进溃疡的修复和愈合。捏脊疗法可使疳积患儿血中胃泌素水平下降至正常,提高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据报道,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成人经按摩后,其胃液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的 38活性回升,胆碱酯酶活力增加,肠吸收功能改善,血中白细胞吞噬能力加强。按摩还可提高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的排空,抑制胆道平滑肌痉挛。


三、按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按揉肺俞、风门、定喘等穴位能改善呼吸道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按摩还能通过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调整体内免疫物质的水平,促进肺部血液循环,改善支气管分泌和纤毛运动等作用,而加速呼吸道炎症的消除。常用于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四、按摩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按摩后可使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不同程度的增加,临床应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而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减少;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红细胞总数在按摩后也有少量增加。


五、按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神经生理方面:不同的按摩手法对神经系统产生不同的效应。在头面部和颈部进行节律性的柔和手法刺激,可使脑电频率变低,出现a波形,这表现大脑抑制过程增强,产生了镇静作用,而对于神情沮丧、萎靡不振的患者采用短时间沉重较强的手法刺激,可使交感一肾上腺轴兴奋,产生兴奋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按压家兔的“内关”穴,可提高实验动物的痛阈,但存在轻重手法作用的差异。轻手法提高病阈的作用可因纳洛酮的作用而降低;而重手法按摩的镇痛效应则不受影响。并推断按摩的作用是经外周神经传入脊髓,作用于脊髓上的结构、大脑皮层及丘脑等,经中枢水平的整合,产生下行性调节作用,从而减轻疼痛。
(2)神经生化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经按摩后,神经系统、组织器官通过神经反射可释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介质,并由此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致炎、致痛物质(组织胺、钾离子、儿茶酚胶等)和酸性代谢产物的清除,从而产生治疗或镇痛效应。


六、按摩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Next
Pg.: 1 2 3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