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多星整理并提供

第一章经络学概论
经络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针灸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主要以腧穴的临
床应用为依据,阐述人体各部之闻的联系通路,即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
由于经络系统的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理论贯申到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
治疗等各个方面。经络理论早在《内经》、《堆经》中就有系统的记载,在此之前,则有近年出土
的古帛书和古筒书《脉书》所载的“十一脉”,之后,则有《针灸甲乙经》等书结合腧穴作了全面
的论述,近代研究资料也极为丰富.经络理论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辨证和用穴,是针灸等治法
的基础.本章先就经络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概况作一简要的论述.
第一节基本概念的产生
经络学说来源于医疗实践,其形成和发展是与我国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如针灸、按摩、
气功等的应用分不开的。其基本概念的产生,在《内经》之外还可追溯到一些非医学著作,可
见其渊源有自,现即从。血气”等词以探究其由来.
一、血气、脉、经络等名词的出现
经络主运行血气,关于“血气”一词,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中都有提到。记载孔子育
论的《论语?季氏》篇,讲到人的一生分三个阶段t少年时是。血气未定”,壮年时是。血气方
刚”,老年时是“血气既衰”,说明那时已把“血气”变化看成是生命的主要特征。。在《管子?水
地》篇还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既提到“血气”又提到。筋脉”,并认为
。筋脉”是通流“血气”的。还把地面上的水流比方作人体内的“血气”,地上的水应当流通,人
体内的“血气’也需要流通。《吕氏春秋?达郁》有进一步的论述。“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
藏、六府,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同也,心志欲其和也”,这里提到了人体的
一些基本名词,。肌肤”意指皮、肉,“血”与“脉。相联系,。筋”与。骨”相联系,这也就是医书中
所说的皮、肉、脉、筋、骨(五体)。关于“精气”,在《管子?内业》中已有讨论,说t“精也者,气
之精者也”。从“气”推论到“精气”,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
以上内容,我们可结合《灵枢?经脉》的一段话来理解,“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骨为千,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饮食)入于胃,脉遭以通,血气乃行”。
这里把。精”(精气)看成是最基本的东西,而且与脑髓有密切的联系。从内到外,骨、脉、筋、
肉、皮肤、毛发,构成了整个形体。饮食物进入胃肠,化生血气,通过“脉道”而运行周身。由
此可以看出,作为《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Ⅸ灵枢》,已将当时的有关人体生理的认识作了系统
而全面的论述。
脉,本义是指血管,《说文解字》解释作。血理分袭(斜)行体者”。脉,原写作“脲”,又作
。鳜”,马王堆汉墓帛书又演变为“温”。从字形的构造已说明,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拟血流,
“辰”就是“派”的意思。
【2】 第一章经络学概论
。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它是对脉作进一步的分析。经,原意是。纵丝”,就是
直行主线的意思,络,则是网络的意思。《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
者为孙”。所说就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作。经脉。、。络脉”和“孙脉”(孙络)。经、
络的名称,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就有。中经维络’一语,意思是病邪侵犯(中)到经、维、
络——也可称它是经脉、维脉、络脉(奇经八脉中有阴维、阳维,经筋中有维筋)。将。经络”=
字连在一起出现,在《汉书?艺文志》有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陋、表里,
以起百病之本……。。这里似乎将。血脉”经络。作了区分,其原意也许是将。血脉”作为总的
名称,而“经”和。络”是指脉的类别。《灵柩?口问》有。经络厥绝,脉道不通’一语,也是将。韪
络”和“脉。并提,意思是经脉、络脉的血气厥逆(经气厥逆)或终绝(经气终绝),脉道也就不通
畅了。
经脉、络脉,简称为经络。进一步又按气血虚实和阴阳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虚经’、
。盛经”、“阴经”、。阳经”、“阴络”、“阳络’、。大络”,。小络”、。浮络’等。在《素同?调经论》中
有较集中的论述,且还提到。经隧”一名,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I血气不和,百
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它把。经隧”讲得很重要,正常时运行血气,有病时,诊断、治
疗都要掌握(守)这个。。隧”指潜道,。经隧”可理解作经脉内的通避,与脉道意义相似。但《诃
经论》又说。。气有余,财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它要求针刺泻“经
隧”而不要损伤“经”,不要出血和泄气,似乎。经隧”又指“经”外的通道。
这许多名词的出现,总的是为了分析各种各样的气血运行通道。这通道最为具体面展
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血管,也就是。脉”,但古人由此而扩展出来的许多概念,实际上已大大超
出了“脉”的应有范围。关于“脉”字的本义,东汉时许慎的Ⅸ说文解字》解释作。血理分衰行体
者”,到了五代时徐锴的f说文解字系传’则补充作“五藏六府之气血分流四肢也’。从单纯。血”
补充为“气血”,并指出其在脏腑与四肢之间的相通关系,这大概是吸收了医学理论的结果。
二、对气血运行的认识
人体上气血运行的现象是形成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气血运行现象,既有一些显而易
见的血流现象,更有一些不易于分析、较为复杂多样的气行现象。。血之与气,异名同类。
(见《灵枢?营卫生会》),古人是把两者统一起来考虑的。那么从哪些方面认识气血运行的
呢?根据《内经》各篇记载,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刺、按麻的感应
针灸和按摩都属于外治方法。最初阶段的针灸治疗,大概是按病痛的局部取穴进行针
刺和艾灸,即《灵枢?经筋》所说的“以痛为输”,此外还可以找一些并不是压痛,而是按压之后
感到舒服的部位进行针刺和艾灸,即所说的“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见《灵枢?五邪》)。
针莉有可能出血,出血后病症减轻了,出现。见血立已”的效果(见Ⅸ灵枢?杂病》),因而就有
专找郁血、充血部位来针刺的,即所说。取血者”(见《素问?藏气法时论》),最关重要的是针
刺时还可能出现各种感觉传导现象,即所说“气行’。气行的情况因各人的类型不同而有不
同。《灵柩?行针》分析这种情况:“或神动而气先针行(过敏),或气与针相逢(正常),或针已
出,气独行I或数刺乃知(迟钝)……。针刺要求气至,《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
而有效”,说明掌握气至现象是取得针灸疗效的关键。
按摩,后人又称推拿,古代与针刺结合应用。针前的取穴和去针之后都要用按摩。如
第一节基本概念的产生 【8】
《灵枢?杂病》说。,按巳,刺,按之立已”。意思是先按压再针刺,针刺后再用按压,病痛就能止
住。按压的过程也能出现气行现象,如《紊问?谰经论》说t。按摩勿释,著(着)针勿斥,移气
于(不)足,神气乃得复”.根据《甲乙》和《太素》的本子,原“不足”的“不”字是误添的,应当是
。移气于足一。杨上善《太索》注说。。以手按摩之,邪气得泄,神气得通,……何得须以针斥
(推)之。按摩使神气至韪……”意思是用按摩手法使感觉传导到了脚跟,疾病就可康复?针
灸、按摩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可能是描述经络循行的主要依据?
(--)气功的“行气。
气功,古称导引、行气。《灵枢?官能》说。“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认为
肢体灵活,心平气和的人可让他掌握导引、行气的方法给人治病。导引要运动肢体,行气则
要调整呼吸,即《庄子?刻意》所说的,“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为寿面已矣。此
道(导)目I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战国初期的文物有一佩玉,上刻有文字,
名《行气玉佩铭》。铭文说,。深则蓄,蓄剐伸,伸则下……’遗是关于气功行气过程的描述,意
思是呼吸深沉使气积蓄(于丹田)会出现气的上下运行,后人称这种现象为“小周天”。在长沙
马壬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幅面有各种姿势的“导引图”与记载“十一脉”的文字连在一
起,在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书中,则称这方面的内容为Ⅸ目I书》和《脉书》,这均说明导引、
行气与经络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三)疾病的症侯
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都是用于治病,从疾病症候的表现可反映气血运行的异常现象?
如出现上下相连、内外相应的病痛等。Ⅸ灵枢?经脉》说的。“当脉所过者热、肿”,《灵枢。周
痹》说的,。上下移徙随脉’,“随脉以上,随脉以下”,Ⅸ素I可?藏气法时论》说的一“心病者,胸中
痛,胁支满,庸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这些都是把病痛出现的部位直接与“脉”联系起来,
构成了上下内外相通的病理概念。所以,每一经脉或络脉,于循行路线之后都记述其有关病
侯,这早在《脉书》中就有类似的记载。
(四)穴位的主治症
针灸治疗,从局部取穴的“以痛为输”发展蓟根据穴位的作用来选穴,即所说。治主病者”
(见《素问?厥论》),这在认识上是一个飞跃。“治主病者”已是掌握了穴位主治的一定的规
律性,认识到穴位非仅能治疗局部的病痛,还能治疗有关的远隔部位的病痛。如《灵枢。终
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胴”。为什么上病
可以下取,下病可以上取,头病可以取足,腰病可以取胭,其中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途径?经
络所表述的循行路线,.可能是结合了这方面的认识。这种联系主要是指四肢部穴位与头身
之间的主治联系,E上及头身部穴位与脏腑、五官之间的主治联系。不同部位各有一些代表性
穴位,这些归属一定类别的经穴,近人把它总称为特定穴,这是各经络的基本穴。
(五)螺剖的知识
《灵柩.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内在此,外可度量切循面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
之……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步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
针灸,各调其经气”。须加注意的是,这里首先讲到对正常的人可以通过外部的测量、按压、抚
摩而探知经络气血的活动,其次才讲到对于死人还可以解剖开来观察?应当认为,前者(度
量、切循)是主要的、易于傲到的方法,后者(解剖)则是配合性的、不易于做到的方法。说明
古人认识经络不是以解剖观察为主,而是以按摩、针灸等方法为圭,在临床上发现若干规律
;l、.i 0 j;;。;§0e§m#£$豁壤麓鋈霎霪镬镬濯濯潮圈阁圈豳圈■■■■■■
。_=r Il卜l_=IK睚隧琏睡睫隆睫睡■■_■
【4】 第一章经路学磊论
性现象,进而把它结合到一定的解剖知识来进行描述。
第二节理论系统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经络从简单的概念逐步形成系统的理论,中间受到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阴
阳五行学说渗透到经络的命名、脏腑属络及其与天地相应等各部分,现就其理论形成过程和
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一、经络系统的形成过程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分析经络理论的形成过程,先是见于《脉书》的较为简单的人体四
肢与头身间的联系,其后才是见于《内经》的成为系统全面的人体各部与脏腑之间的联系,以
及人体与外界的相应美系。这蝗关系还反映在各经络的命名意义中。
(一)经结与手足阴阳的关系
经络系统大都以阴阳来命名。一切事物都可分为阴和阳两方面,两者之间又是互相联
系的?经络的命名就包含有这种意思。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表里相合)。
广太阴——阳明]
阴—J 少阴——太阳 【_阳
L厥阴——少阳-j
三阴三阳是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来分t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
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索同?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
谓?”气有多少异用也。”阳明何谓也?”两阳台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
三阴三阳的名称广泛应用于经络的命名,包括经脉、经别、络脉、经筋都是如此。分布于
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外侧的为手三阳(手阳、手太阳明、手少阳)I
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内侧的为足三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
从手足(上下肢)阴阳的命名可以看出,经络与四肢的关系是最关重要的。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和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书中都有。十一脉”记载,这是古代《脉
书》内容之一,可称之为《脉书?十一脉》。帛书所载有两种本子,第一种内容较简单,按先
“足”后。臂”(手)排列,因称之为“足臂本。,第二种内容较多,按先“阳”后。阴”排列,因称之为
“阴阳本’。阴阳本有甲乙两种写本,简书中又有相同写本(可称丙本)。这些都是较《内经》
为早的古代经络文献。十一脉的名称以。臂”足”分阴阳,与《内经》中手足分阴阳的意义是
一致的。只是前者仅分手=阴(太阴、少阴),后者才分为手三阴。十一与十二的差异就在于
此。
(=)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经络以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为阴,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为阳。内脏则以“藏精气而不
泻”的称脏,为阴,“传化物而不藏”的称腑。为阳。两者结合起来,即阴经属于脏,阳经属于
腑一从《脉书-十一脉》的名称及其内容看,还没有这种确定的联系,在《灵枢?经脉》中才有
了系统全面的记载,确定阴经属于脏而络于腑,阳经属于腑而络于脏,构成了阴与阳、脏与腑
之间的袭里相合关系。《素阀?阴阳应象大论》说的。“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剐藏府,端络
第二节理论系统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5】
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1分部逆从,各有条理,
四时阴陌,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即概括说明了这一情况。
脏腑是以脏为主。脏之在胸者(肺、心)联系手阴经,在腹者(脾、肝,肾)联系足阴经}六腑
则各随其袭里相合关系与阳经相联系(又因六腑都在腹部,故其下台穴都出于足三阳经上),
手足阳经总的都是通到头部。这样,手足阴阳经与头面胸废之间就构成了一种特定的联系t
手朋经——胸
足阴经——腹
手足阳经——头
这种联系,《脉书》的记载也是基本一致。所不同者,《脉书》记载十一脉的走行,绝大多
数从四肢部开始,各脉之间不是互相衔接,在《灵柩?经脒》剜有顺有逆,各经脉之间互相连
接。这也就是《灵枢?逆顺肥瘦》所说的。。脉行之逆顺’,“手之兰阴,从藏走手,乎之三阳,从
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Next
Pg.: 1 2 3 4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