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穴位时所引起的血管扩张的模式既不
是漫无规律,又不是按照局部血管神经的解割而分布,而是与古典的经络路线基本梧符?
第四节足少阴
足少阴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经剐与之内外连接,经
筋分布其外部。现以经脉为主,分别介绍如下?
一、足少阴肾经
1.《灵枢.缝脉》I肾足少胴之脒l起干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熙骨之下。’,循
内踩之后,别八跟中‘.】.以上瞄内‘们,出胭内康‘",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p’,路膀耽?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八肺中,循喉咙,挟舌拳。。?
其支者I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圉3—9)。
[本经穴]涌泉(井),然谷(荥),太溪(输、原),大钟(络),水泉(郝)?照海,复溜(经),交
信,筑宾,阴谷(合),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育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席,
神封,灵墟,神藏,斌中,俞府。
【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阴),长强(督脉),美元、中极(任脉)?
【语泽】
足少阴肾经,①从脚小趾下边开始,②斜向脚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
阳 抖●一

£70】 第三章手足少胡与太阳
[8]腕院——音荒,指视物不清。‘玉篇':“院,目不明.一
[4]骨厥——肾主骨,指本经脉所过部出现的证候.
[5]肠潞——辩音僻,肠间水也。此指泄泻病症.
[6]痿厥——痿,指下肢软弱;厥,指逆冷.
2.《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其病t病足热,脖(瑞)内痛,股内痛,腹街m、脊内廉痛,肝痛、心痛,烦心,咽
肿口口口舌干。’,口旦尚口口口数喝,牧牧嗜卧以咳…。诸病此物者,皆灸足少阴脉。
[阴阳本]是动则病t喝喝如喘‘‘。,坐而起则目瑛(耳芒)如无见【l】,心如悬,病饥,气不足,
善怒,心惕‘”,愚人将捕之,不饮食,面黯若地色[”,咳则有血,此为骨蹑(厥)。
是少阴脉主治其所产病I口热…。舌析(坼)…,嗌干,上气,噎,嗌中痛,痒,嗜卧,咳,喑,
为十病。
【注释】
[1]腹街——当是指气街,即腹股沟部.
[2]舌千——干,原文作“辂’,当为“乾”字之误.其后?口旦’疑为嘴痘一二字。
[8]牧牧——意指默默。
[4]喝喝如喘——筒书作“悒悒如乱’.
【5]膜如无见——嗔,简书作“院”,义同。无。帛书作“毋”.此从简书.
【6]心伪——简书作“心狄狄”,意义同。
[7]面黯若烛—_此从简书。帛书甲本黯作“肄”,她作嘞”.‘说文':“她。烛烬也’.此形客面色黯黑
如烛灭后的焦炭。‘太素》作“面如地色”,‘甲乙经'作“面黑如炭色’,地、炭当即地字之误。t是抠?经脉坝Ⅱ
作“面如漆柴”.意义相通。
[8]口热——此据简书.帛书原缺文。
[9]坼——燥裂之象,原误作。柝■
3.经文互拳
《灵柩?本神》z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按,此篇论五脏所藏殪其虚实
见症。)
Ⅸ灵枢?五邪》I邪在肾则骨痛阴弈,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嚼
痛,时眩,取之涌隶、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接l此篇论邪在五脏殪其治法。)
《灵枢?胀论》t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按t蝎篇论五脏六腑胀症。)
《素问?刺热》。肾热病者,先腰痛,肝痉,苦渴,敖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府寒且
癯,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嘎痛员员溏溏然……刺足少阴、太阳。(按。此篇论五脏热证厦
治法。)
《素问?热论》。伤寒……五日少阴受之,少阴球贯肾,络于肺,熏舌本,故口燥舌干而
渴。(按t此篇论六经热病。)
Ⅸ素问?刺疟》t足少阴之疟,夺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
《素问?刺疟》t。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的酌然,手足幕。(按。此
篇论足六经厦五脏疟。)
《素问?风论》t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癌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烙,隐曲不利。诊
在肌上,其色黑。(按一此篇论五脏风证。)
Ⅸ素问?藏气法时》?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喧身童,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
,I四节足步阴 e 71】
痛,清厥,意不乐。(接I此篇论五脏病虚实?)
《素问.厥渤I少阴之厥,曩4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少阴厥逆,虔满呕雯,下泄清,治
主病毒.‘接。此篇论手足六经厥麓厥逆。)
《更枢.经脉》。足少阴气姥,骨枯。少阴者,冬脒也,使行而濡骨畦者也?更骨不濡蚋
肉不张著也。骨肉不相亲翼{肉软却,肉软却,致鸯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接-
北篇论阴阳经气绝。)
《灵枢?垮始》l少阴垮者,面黑,青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矣?(按I此篇论
六经终。庄手足上下合参。)
1.主治对比本经病饺与腧穴主治的关系,据《甲乙经》的记载,列表如下(表3-5),
衰3.5 奉轾病侯与骑穴主治关系衰
从上表可以看出,咽中痛,咽千,噬内肿等咽喉病症,是本经腧穴主治的重点I。咳唾有
血-,本经腧穴主治中亦多见。睡血虽系肺部病变,但亦与喉咙有关。因足少阴之脉。入肺
中,循喉咙。。故以上病变可以取用肾经穴。肠辩、洞泄、霍乱等六腑病变,本经腧穴亦能主
治。从病邪入侵来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中于阴则溜于腑’,指邪入三阴,各见腑
证。又肾脉一络心’,故主烦心,心痛等症,以见心肾关系之密切。各征注重在肾虚,故说本经
主肾所生病。
=、足少阴络脉
《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刑,名曰大坤,当踩后绕跟,剐走太阳,其羽者,井蛏上走于心
包下。外贯腰脊(图3—9)。
其病I气逆剐烦闷l实,14闭矗,虚,刖腰痛.取之所剐也。
【语译】
足少阴络脉。名大钟,在内踩后绕行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奉经相并上行,走剜
心包下,外行通过腰脊部?
其病症l脉气厥逆,可见心胸烦闲。实证,见小便不通利,虚证,见腰痛?可取足少阴络
穴治疗。
■曩tBl■重匿I董曩I
E 72】
第三章手足少髓与太用
兰、足少阴经另q
《灵枢?经剐》l足少J9I之正,至囊中‘”,羽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嘲I
直者秉舌本,jL出于嚼“】.舍于太阳(圈3-7).
【语译】 \
足少阴经剐-在膪窝部分出后,与足太阳经剐相合并行,上至肾脏,在十四椎(第=腰
椎)处分出来,归属于带脉I其直行的继续上行,联系于舌报,再出来到项部,仍会合足太阳经
别.
【注释】
[1]腰中——委中以上会合足太陌经尉.
[2】带脉——带脉从十四椎处横出.
[3]项——约当天柱穴部.
以上足太阳与足少阴经脉、络脉,经别的相互关系,参见下表(表3.6).
衰3—6 足太阳、足少寅经难捌脉关暴衰
』置胛—------畸过辞枢呻群岁卜1 络(飞扬)剐走步阴
内瞳(靖明)?冬一啼培脑..理r’■肆内呻腰窖..培肾咔曩膀肮 I..平中—L讲器后-.小趾(歪阴)
习.上 l 、脊.哪臀——__J J i
(■太阳)项.I¨…-散心~…?散肾?属膀胱.-肛~….痢1 ;
燕舌本~…………?(出属带脉)肾~………?(合太阳)掣J。 小自汴
豆带}_氲膏‘一般内~.-si内?一l内鼻后.-足心(宿r囊)
捷舌本._—喉._一骖..瞩._肝.-诗呻格膀胱 痞
拄舅中+培心 心包下~……?(并羟上走)………(大I钟)别走太用
四、足少阴经筋
外贯腰脊
Ⅸ灵枢‘经筋》t足少册之筋,起予小指之下,八足心m,并太19I之经,邪(斜)走内踩之
下’蛄于蛙,与足太阳之筋合‘”,而上蛄于内辅骨之下,并太阴之经筋而上c11,循J,l股。结
于阴器。循膂内挟脊…,上至喷,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舍(囤3-10)。
其病t足下转筋,厦所过而蛄者皆痛麓转筋。病在此者,主痢痰覆痉…,在外者不能
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
【语译】
足少阴经筋I起于足小趾下边,入足心部,同足太阴经筋斜走内骒下方,结予足根,与足
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子胫骨内踝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行,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
膂(脊旁肌内)虽夹脊,上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会合.
其病症,可见足下转筋,所经过和所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转筋的证候。病在足少阴
经筋,主要有痫证、抽搐和项背反张等证,病在背蛔的不能前俯,在胸腹侧的不能后仰。背为
用,腹为阴,阳筋病,项背部筋急,而腰向后反折,身体不能前俯,阴筋病,废部筋急,而身不能
后仰。
第四节尾步弱
(茳稃J
[1]入足心——三字原无,据《甲乙’补?
C 2]足太阳——原文为“太阳”=字,据t太素’
朴。
C3]太阴——此指足太阴。
[4]循膂内挟脊——原作“循脊内挟膂”,据‘甲
乙,改.
(6]痫瘿及痉——痫,音闻,癫痫;撰,原作瘩,音
制。瘩疲,手足抽搐.痉,痉挛强直。
[附]足少阴经络现象和现代研究摘录
1.有一名银屑病患者从右侧肛门外侧直至复溜
穴附近,沿肾经出现一排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被有银
白色皮屑,抓后皮屑脱落,留下点状出血.皮疹排列整
齐,大小一致,宽0.8厘米左右。
2.一名45岁的男性患者生后即有一条白线,表
面光滑,不硬,无角化增厚,略有不显著萎缩,无皮肤塌
陷,宽0.0.---'0.9厘米,从水泉穴治肾经至会阴部?患
者无自觉症状。病理切片结果为贫血痣。
3.有人曾观察到80多条肾经皮损,反映出色素
痣、疣秩痣、贫血痣、皮脂腺瘩、汗孔角化症、神经性皮炎、
扁平苔藓、硬皮病、湿疹、紫癜及色素沉着等10多种疾
病.其分布路线,几乎完全一致,仅个别病例在阴部分
支或扩散在外阴之旁或在足内躁之后有分支,与‘灵
枢'记载对照,也飙近似。
[78】

4.对卵名胎位不正患者针刺肾经原穴太浜时。 圈3-10足莎阴经筋分布图
有62人出现热惑,由足小趾经足心,沿肾经循行路线直达腹部。在有的患者身上,还出现了沿肾经分布的
嵌红色丘疹.针感到达腹部时,患者还感到胎动活跃。经妇产科检查,异常胎位均{鲁到纠正?
6.有人采用大视野r——闪烁照象技术,从经穴注入99mTe04(过需酸钠)作核索示踪显象的观察?结
果显示,单侧肾切除病人肾经潜伏期缩短,迁移速度加快,清除率降低,其图象形态乡里瘀积状态,与健康人
肾经相比均有显著佳差异.


Prev |
Pg.: 1 2 3 4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